身边的励志故事简短5则
导语:所谓励志就是传递正能量,给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古代哲学家这样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故,整个社会处处都是正能量,人人善良,友善,低调,谦逊。我想这样和谐社会距离我们并不遥远。以下是本站的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身边的励志故事简短5则,一起来加油吧!
最真切、最感动的是我的哥哥。
我记得那年我大概十五、六岁的样子,刚好读到初二,数学已是明显的吃力,竟然有些跟不上。
我想了好多天,都不敢和母亲说,因为家里马上要动迁了,听母亲说这几年手里是攒了点钱,那可是要换楼房得添钱的。
父亲的单位又不景气,已经好几个月开不出工资了。听母亲说,如果父亲的单位转让,卖出去的话一次性还能给笔钱,可刚好够哥哥读大学用。
父亲的身体又不好,小时候劳累过度,累一点就喘不上气来,不能干一丁点的重活。即使出去打工也只能找轻松的工作,家里的脏活、累活全靠母亲一个人支撑。
正因为这样,我犹豫了好几个晚上,张了几次嘴都没敢和母亲说,眼看着班里的同学都去外面的补课班补课去了。
一天的傍晚,我实在是憋不住了,就和母亲提出我要补课的事。我只记得母亲当时紧皱着眉头说:”咱用不着花那个钱,咱家的条件你也知道,咱们补不了。
等你哥哥放寒假回来给你补,你哥在班级那可是一等一的学习尖子。他数学那么好,要是给你补那可轻松呢!
瞧瞧母亲先替她的儿子吹呢!”
眼看班里的同学都已经去了外面补课班,数学、语文和英语。急得我盼着放假,盼住校的哥哥回家给自己补课。
看看同学们都去补读,想着家里的条件,急的我在屋子里团团转,发狠的啃着数学题,可就是不见进步。
母亲则屋里屋外的唠叨着,她的宝贝儿子快回来了。
说起哥哥在他们班级确是学习尖子,他们的班主任家访时曾经和母亲说过:“好好陪养他,他的学习成绩可是重点大学的苗子。”
哥哥住校,不经常回家。”
放寒假了,哥哥终于回家了,因为他记得要给我补课。
可刚好赶上家里动迁。记得那年我们家那一片都动迁,租房子不好找,动迁的人家人好多,一时又找不到租的房子,好多人家都住进了旅店。
家里找不到可以租住的房子,母亲急得只好找到姑姑家的二姐,二姐答应母亲可以先搬过去一起住,然后再慢慢的找房子。
记得那会儿她们家的宝贝才三岁,是个男孩儿。每到晚上睡觉,不能开灯,有一点亮光就哭喊着不睡。
她家是几年前买的楼,家里条件好。
可自从我们家搬了进去,一到天黑就必须关灯,不然,他就哭闹不睡。没办法,哥只好跑到外面看书学习。
有一天,我忽然感到好奇,冬天这么冷,到处结冰,哥哥能去哪里看书呢?
一天吃过晚饭,我悄悄的跟着他走,发现他手里拎着一个装书的袋子,来到距二姐家相隔三栋楼的一个单元里,我看着他上到三楼,找到一个安静、明亮的转角台阶处,垫上旧报纸和座垫,低下头就沉浸在手中的书里。
原来哥哥在这里看书了,后来我也去陪着哥哥写作业,学习[本站:lizhigushi_com]。
如今哥哥已经是一所重点学校的老师、主任,他在育人的道路上正在大踏步的前进。
说说我身边的人,我自己的故事,我的丈夫。我和我丈夫都是二婚,我丈夫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右胳膊。
我和他相识是一个朋友介绍认识的,我当时根本就没有想过和他一起生活,毕竟是残疾人,只是不想辜负朋友的好意,就和丈夫见面了。见面之后,就被他的坚强感动了,虽然是残疾人,但是他很要强。不管做什么都不用别人,自己开车,自己做生意。他不需要任何人的施舍,一切都是自力更生。经过几天的接触,发现丈夫还特别善良,只要遇上有需要的人,能帮就帮,遇上乞讨的残疾人,他也会给一些钱。做生意时遇上好心人多给点钱,他也不会要。
他就是那种身残志坚的人,他没有被磨难,没有自暴自弃。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成就,但是这种永不放弃的精神使我有了和他一起生活下去的勇气。现在我们一家人生活的很幸福,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是有这么一个优秀的丈夫我也很满足。有时候遇到一些困难,想想自己残疾的丈夫都能坚持,我还有什么理由放弃呢!可以说一直激励我的人就是我的丈夫。
我出生在七十年代的农村,二岁多得了小儿麻痹,因为不想成为社会的包袱和家里的累赘,在南方人的制衣作坊打工十余年,挣了点钱后自己在老家开店。骑着我的小三轮车带着货二个集镇跑。经过我的辛苦劳作,功夫不负有心人,17年进行贫困筛查,我还不算贫困户,想到本村,一些和我一样的残疾人,都还是主席最牵挂的人,我感到非常欣慰。现在的我还在不断地充电,刚参加完至美乡村新媒体培训,以前的我很少拍照,现在的我也敢为我的窗帘,服装代言。
2002年河北廊坊,那一年大专毕业后,作为农家孩子的石渊博和很多学生一样,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开始陷入迷茫。干过保安、做过业务员、第二年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厨师的工作,不想因为没有技术被人瞧不起,那时候的石渊博很是勤奋,从洗碗工一路做到厨师,他用了一年的时间。
深夜餐厅的后面对着马路,忙碌了一天的石渊博靠在躺椅上,眼前霓虹闪烁的车水马龙,“别人下班了我们最忙,我们下班了别人又该休息了”没有社交圈子的生活,让当时22岁的石渊博很是困惑,到底要追求什么样的生活,这个问题困扰了哪个漫长的夜晚。
2019年西安阎良,今年石渊博37岁,为了自己的事业更好的发展,已经成功做起农业的石渊博,在关山镇付马村,规划建设起370余亩的现代农业园区。从廊坊开始,到西安和四川,都已经有了“东弘新侬”的分公司,这个公司是石渊博和同龄人徐德民一起奋斗的结果,在廊坊就有3000余亩规划的农业园区。
老公中学同学,普通大学毕业,毕业后在一个郊区的普通中学教语文,后来凭借自己出色的教学能力,调入城市一所重点高中教语文。在名校研究生学历云集的校园,他没有迷失自己的方向,脚踏实地完成自己每天的教学工作,用心对待自己的每一个学生,每年都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老师。”
他以自己固有努力,别人眼中的“慢半拍”,从头开始学英语,在近三十五岁的高龄,考取本省一所名校的研究生,学校还破例让他脱产学习两年。
研究生毕业后,他回来了,然后扎实教学。他班上的学生,每年都会有几人被清华和北大录取,他也成为了全省名师。2016年,他的女儿也是他的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武汉大学。
不错,他的起点比他的许多教师同事低,不是名校毕业,一把年龄才去读研究生。但是硬是用“慢半拍”的努力,让人生变得精彩纷呈。
因为声名远扬,他2017年被上海市一所重点大学的附属高中,作为人才引进调入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