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交友的境界友情链接检测
"朋友是麻烦出来的",这句话有其道理。在计划经济时代,年轻人结婚时,需要通过购物票购买家具和日用品,这些都与朋友有关。相声作品常讽刺不正之风,如高英培、范振钰的相声中,“万能胶”、“果头儿换料头儿、料头儿换肉头儿”的徐姐至今仍是经典角色。当时资源稀缺和行业垄断为不正之风提供了土壤。人们以认识“垄断行业”的人为荣,但这种交友显然功利性强。因此,“多个朋友多条路”一词在很长时间里被挂在嘴边,但它所含义的功利性清晰可见。
如今,即使没有计划经济,也依然存在某种土壤。不少人死乞白赖地试图进入所谓更高层次的圈子,以微信好友数量作为证明。但许多所谓“朋友圈”建立在实力相当或势均力敌基础上,没有匹配对方价值量级的人脉;所以,你宣称的“我的朋友谁谁谁”,以及你与某人的熟悉程度,只是一种虚幻演绎,是自我陶醉,有攀附属性。
网上还有专门课程教如何建立有用的联系,不少人对此感兴趣。我个人并不认同这样的做法。在我看来,只要你自身足够强大,不必刻意寻找“人脉”,真正有能力的人会主动找到你;如果没能力,就算费心建起了“圈子”,也不过是沙上的塔。
苏东坡的交友境界值得我们学习:求同存异。他能够找到共同点,同时忽略争议。黄庭坚与他不同,但两人却是挚友,他们常开玩笑嘲讽对方字体。这表明了即使在分歧面前,也能保持谨慎但不苛求的心态。
《世说新语》记载管宁割席绝交华歆,并非由于矛盾激化,而仅因一次金子被视作瓦石,再加上一次官员轿舆经过而书下放弃的事故。这两件小事触发了管宁对华歆失望,最终决定绝交。而华歆后来成为了魏文帝、魏明帝朝中的栋梁之才,却始终保持清贫自律,对于赐予他御衣及妻女衣服,他反而拒绝接受,这显示出他的品行高尚。
《三国志》还记载华歆拒金故事,当初受命任职前,他收到宾客送礼太多,便写下每份礼金背后的姓名,然后诚恳解释不能带着这些财宝远行,以免招灾祸。此举既清廉又给面子,是做人的智慧也是交友境界的一部分。
富兰克林曾尝试成为国会议员,但是条件是需要一个资深国会议员支持。但当他了解到那个资深议员喜欢藏书并有一本独本书籍时,他诚恳请求借阅几天,一定完整奉还。最终,这个借阅机会变成了他们成为好朋友的情缘,是因为读书这一相同兴趣促成了彼此之间真实且持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