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红烧蹄髈在红五月友情小屋中飘香温暖人心
我去年秋天去了水乡周庄,看到很多店铺都陈列着烧得红、光、亮的“万三蹄”(红烧蹄髈),不禁想起了去世十几年的爷爷。爷爷是一名乡间厨子,在我们这个小镇上,他是最受欢迎的厨师之一。他擅长做油炸肉丸、糖醋排骨和红烧羊肉,但让我最喜爱的是他那经典的红烧蹄髈。
小时候,我们家很少吃荤菜,如果捞上几块豆腐,炒一盘豆芽,买几条价格便宜的鱼,小孩子们都会兴奋得直蹦跶跳。我有幸沾到了爷爷厨艺的光环,从小就学会了如何用油和酱调味,我也会尝试自己动手做一些简单的小菜,这都是受到了爷爷影响。
在我们的村子里,每次大事如婚礼或丧礼,都会请好多人来做客,左邻右舍都会支援摆上宴席。头批食客都是最尊贵的客人,以此类推。最繁忙的地方就是厨房,那儿弥漫着油烟和菜香,屋里的热气让人汗流浃背。我看过很多次爸爸在那里挥舞锅铲,但我知道那个狭小空间不是适合我的。我喜欢观察并学习如何像爸爸一样烹饪特别是制作蹄髈,最好的地方是我自己的家庭厨房。
蹄髈犹如牡丹,有一种自然而然的富贵气息,它总能带给人们喜庆之感。在我们家,无论贫富,一定要在新年时准备一盆蹄髈作为年夜饭的一部分。案板上的那只大蹄髈早已被仔细处理干净,被切成了花刀形状,便于入味。然后,将黄澄澄的菜籽油倒进大铁锅中,再放入冰糖慢慢熬成深色糖稀,然后加入水、酱油、料酒等调料,用纱布包裹各种香料煮至熟透。这道“发财肉”终于炖好了,我们家的年夜饭下午四五点钟开始,就这样早早享受到了一顿丰盛的大餐。
每当开席时,我总是在最后轮到动筷之前先品尝一次那些鲜嫩可口的大骨棒,而当大家都吃饱后,我才能悠闲地啃着剩下的骨头,大快朵颐那种难以忘怀的情谊与美食。在亲人的忌日,每隔十年,我们就会举行家庭聚会,上坟烧祭。但前年的十周年忌日,当大家回忆起曾经逗乐他们的人生时,他们提到的往昔美好记忆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味觉上的快乐。而这次聚会中大家商定,让我接过传承这份珍贵的手艺,也许可以通过烹饪来保留这些温暖而神秘的情感,让它们跨越时间成为永恒的一部分。
生活节奏加速后,我常感到压力山大,如同小时候驱赶鹅群一般,不断向前奔跑。但回到老家,那种宁静与悠闲让我找回了平衡,只有在这里用心将家族秘方传递给下一代,在这样的环境中享受这种慢生活,这才是我真正想要追求的人生状态。当我端上桌面前的红烧蹄髈,看着亲朋好友品尝赞叹时,那份内心丰盂与幸福真是无以复加,是对过去岁月温馨回忆的一种致敬,也是对未来希望永远绽放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