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室友
聚首,南京之行带我们回到了五十多年前,那时候,我们坐在火车上,看着窗外的家乡景物。我们当时是一群特殊的小兵,大多数是十五六岁,我辉最小,只十四岁。现在,我们在讨论一个问题:当年的南京长江大桥通车了吗?有人说我们的火车通过了大桥,有人否认,说是火车厢被轮渡拖过江的。还有好笑的事,我们竟然记不准坐的是什么火车,有人说是绿皮专列,有人说是灰色“闷罐子”,莫衷一是。
我们这批镇江小兵当年共32人,这次去南京只20人。时间久远,战友星散四方。有的成了职业军人,还在部队,有的转业复员到了外地,还有的事务缠身或者因病不能赴会。战友琦当年是我们中的佼佼者,而今却英年早逝,琦等不到今天的欢聚,痛惜!
我和仁健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一首《欢聚》诵毕,虽不能绕梁三日,也得绕梁一整夜吧。在联谊会上,我也没闲着,我和“军花”朗诵有东战友的杰作长诗《欢聚》。
写到此,我又想起逝去的陈琦战友,他游泳特别棒,在滹沱河大桥站岗时,曾经把一个溺水的孩子救上岸,因此立功。我还想到明,他曾经救了一位姑娘,不幸自己的腿被火车撞了。这让我感慨万千。
联谊会结束回到镇江,我心潮未平。我试探地问义:“我有车载你,今晚能不能小聚一把?”义爽快答应了。在餐馆里,“小兵”们其实都已老了,但大家依旧热烈聊天,就像过去一样。
晚餐接近尾声,我郑重向战友揭秘:“今天是我66岁生日!” 战友们惊喜了,在一片祝福声中,我打开一个庆生的小蛋糕。我愿意用我的这一生的经历来证明,即使老邻居之间也可以建立深厚的情谊,就像我们这些镇江小兵一样,让每一次相遇都充满温馨与意义。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这种情感更值得珍惜和庆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