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出生带不带老人与孩子间的相处究竟是温馨共度还是沉重负担一篇美文摘抄中的深刻探讨
在中国,几乎所有的老年人都会面临一个难题:孩子生下来,到底要不要给带?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我在公交车上听到一个小媳妇说:“生下孩子,就应该奶奶带。孩子跟他家姓!她要是不带,以后养老可别指望我!” 这位看似漂亮大方的姑娘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让我感到惊讶。她忘记了自己是孩子的母亲,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吗?
我的闺蜜小敏,在怀孕时,她已经退休的婆婆郑重其事地对她说:“我不喜欢孩子,也没带过孩子,你生下来别想让我帮忙带,你找你妈帶吧。我可以出钱,至于你是想去月子中心、还是请育婴师或是保姆随便你。” 小敏失落地向我抱怨婆婆的冷酷无情。我安慰她,要尊重老人的选择,老人既然不喜欢孩子,就别为难她了,至少会给钱帮你,毕竟,子供养育之道,不易也。
小敏生下孩子,她请了一个月嫂。可月嫂不靠谱,每天不是一直抱着宝宝,就是逗宝宝玩,说自己没时间做产妇饭菜,更不用提给小敏洗衣服了。结果打扫卫生、收拾家,都落到了她的肩上。一天三百元月嫂费,却让老太太干这么多活,这些全落到了她的肩上。这让我们意识到,即使有外力帮助,也不能替代真正的心意和汗水。
接着,我描述了一段关于一位名叫姥姥的小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小敏依赖于自己的父母照顾孙子,而这份依赖似乎成了双方都无法逃脱的情感纠葛。然而,当姥姥决定亲自照顾孙子时,我们看到了一种不同的画面——一种爱与责任相结合的情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认识到,无论是否帮助照顾孙子,都需要尊重彼此之间的情感和选择。
最后,我提出了五种不同观点的人们对于“是否应由老年人带娃”这一问题,有矛盾型、新潮型、传统型、时尚型和需求型等。但无论如何,这个问题最终归结于每个人心中那份对家庭成员关系深切的情感,以及他们愿意为之付出的努力和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