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这个人青春简短小故事中的人物
在我阅读周君藏的《任正非这个人》时,突然意识到,我们对任正非的认识可能因距离过远而变得模糊。这位曾经主编《华为人报》的他,被认为是智慧之光、真正的理想主义者。我对这种“高大全”型完美企业家的形象总是充满疑问。他们像“果壳中的人”,是“单向度的人”:一个被企业牵引着无法展现其柔弱的一面。
任正非军人出身,也喜欢军事化。在一次由托德·汉肖(西点军校行为科学和领导力系主任)带队至华为进行领导力培训时,任正非召集了200多位高管听课。托德以《拯救大兵瑞恩》中的片段做了一个课件,在一项测试中,所有人都提供了他所期待的答案,只有任正非没有给出“正确答案”,反而高声质疑这位美国大兵,这尽管他相信托德·汉肖有自己坚定的信仰。
在中国企业界,与任正 非相比,有些人如侯为贵,以和为贵,而不是是非不分。多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探究他们之间泾渭分明的差异。我相信,这源于他们各自不同的少年经历——任参加运动,也因为知识分子父母受冷眼;他当过兵,而且还成了党代表;学校毕业后进了企业,但却养了几年猪。他经历可谓大起大落。而侯则平坦许多,上学时尖子生,毕业后教书两年,再进入691厂,从技术工到车间主任,再到技术科长,一直是一家技术水平最高专家,而且干了一二十年,是典型的知识分子类型。
背景不同,使二人在企业中表现出了完全不同的管理风格:侯更稳健,不常激烈;而任则狼性十足,不循常规而富有攻击性。有人形容他们:侯是温和机会主义者,而 任是不分黑白。但这些特质不仅展现在华为内部,也体现在他的待人处事上。
周君藏说:“有一年,任去南昌办事处出差,他们特意安排宾馆门口打横幅欢迎。他一看就没看,就住下去了。” 任与鲁冠球、楼忠福等亿万富豪一样,都有各自烦恼的事业挑战。但与其他成功商人的不同,他需要清除那些可能阻碍其儿女掌权的一切功臣,只要有效就会行动。所以半年前盛传10亿礼送孙亚芳,为其子继位铺路。不过后来这条消息被华为解释成谣言,但包括我在内很多人仍然相信这是迟早要发生的事态转变。
我们生活这个国家三十年的变化太多匪夷所思,但任始终是我国弄潮儿之一。在一个“成败论英雄”的时代里,他既不是英雄也不是领袖,更是一个神秘人物。但我知道,那包裹在华为中的那个人不是真正的他,当光环隐去,他重新成为一般的小老头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他的真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