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刘强东活出一个京东关于励志的名人故事简短
文/唐亮。在中国电商行业的浪潮中,有一位名叫刘强东的人,他是京东集团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他的故事,如同一道闪耀着成功光芒的弧线,引人入胜。
2009年,当老虎基金给刚刚走出融资危机的京东报出了2到2.5亿美元的估值时,双方口头应允,但最终没有签订合同。那个时候,某基金投资人的冒雪赶到刘强东位于江苏宿迁家的门庭相迎,并报价3亿美元。但在那严寒之夜里,刘强东坚定地拒绝了,这个决定后来成为了他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中国零售业尤其是电商领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地方,从传统线下渠道商激烈竞争、线上友商之间不断较量,再到投资人的利益纠葛以及供应商忠诚度游戏,都是一场无休止的大戏。而那些能够在这片刀山火海中生存下来的企业家们,他们要么擅长运用阴谋与阳谋,要么精通人情世故。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京东似乎选择了另一种道路——做一个“老实人”。它通过自采销售和自建物流模式,将自身置于重压之下,而不是依赖于复杂的人际关系或权谋手段来确保自己的发展。这一点体现在它的一万白领加上十一万蓝领,以及对供货商账期短、面对用户卖价便宜等策略上。
2014年5月,在美国纳斯达克IPO中,为早期投资者带来了150倍回报;2016年实现年度盈利,其市值接近600亿美元,与BAT以外成为“第四极”;2017年的6·18大促,在境外资本做空和国内友商围剿的情况下,却仍然取得了惊人的1 199亿元交易额。
刘强东对于如何管理公司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说:“我不相信任何可以轻易改变的事情。”这也许正是他能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持续稳健前行的一个关键因素。他不仅坚持原则,还展现出一种特殊的情怀——对弱势群体充满同情,对工作人员关心至深,这些都是他领导下的公司文化的一部分。
尽管有很多专业分析指出 京东可能因为高成本而处于不利位置,但总有人会提出质疑,比如为什么不能将物流仓储团队外包以节省五险一金成本?但刘强東却愤怒地驳斥这种建议,因为这些钱对于员工来说太重要了,不应该被忽视或牺牲掉。这也是他作为领导者的另一面——他的决策总是在考虑员工福祉,同时也让公司保持核心价值观和使命感。
从垂直电商向全品类电商转型,再到开放平台,那些看似简单却又富含深意的话语,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伟大的企业家如何勇敢地挑战既定的规则,用他的方式证明了一切皆可为公平正义所用。这就是关于励志名人的故事简短版——每一次努力,每一次坚持,无论结果如何,都是一次宝贵的人生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