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偶像而努力的名人李嘉诚的一生辉煌旅程
李嘉诚,广东潮安人,1928年7月出生于一个贫穷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教师。童年时期,李嘉诚经历了艰苦的生活,但他展现出了坚韧不拔和勤奋上进的品质。
14岁那年(1940年),随着中国战乱的爆发,他与父母一同逃难来到香港,并投靠了家境富裕的舅父庄静庵。在香港,他开始了自己的工作生涯,在一家钟表公司打工,然后转行到塑胶厂做推销员。仅仅两年时间,就因其业绩优秀被提升为总经理,这使他在18岁时就拥有了自己的管理经验。
1950年的夏天,李嘉诚决定创业,为此他向亲友借款5万港元,加上自己积蓄7000元,在筲箕湾租了一间工厂,正式成立“长江塑胶厂”。他的决心和行动很快得到了回报,当时还未成年的他已经看到了商机并抓住了它。
有一次,他翻阅了一本英文版《塑胶》杂志,看到了意大利某家塑胶公司设计出的塑胶花,这种产品正适应战争后经济复苏时代人们对物质生活提高要求。他迅速意识到这个机会,并决定生产这类产品。这是一个非常聪明且果敢的决定,因为他的产品很快就在香港和东南亚市场取得巨大成功,同时也吸引了欧美市场的大量订单。
直至1964年前后七年的时间里,通过不断地创新和改进,他不仅赚得数千万港元,而且“长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塑料花生产基地,而他则获得了“塑料花大王”的美誉。
不过,对于商场如履薄冰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因此,当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时,李嘉诚选择将重点转移到制造玩具上。这一次也是正确无误,因为几年之后,一些曾经热门但现在已经过剩或流行下来的商品,如金属制品、橡皮娃娃等,都变得没有价值,而那些新兴行业,如电子游戏、可穿戴技术等,则迎来了繁荣。
除了业务上的成功之外,个人生活方面也不乏波折。在1963年的春天,他与表妹庄月明结婚,并育有两个儿子——长子李泽钜和次子李泽楷。但即便在这样的喜悦中,也无法摆脱社会动荡带来的影响,比如1965年的银行危机以及随后的反英运动,这些事件都对房地产市场造成了严重影响。
然而,即便如此困难的情形下,有一种力量始终支撑着他,那就是对香港未来发展潜力深信不疑。他认为,不论外界如何抛售资产,只要有耐心观望,最终会看到这一切都是暂时性的。而他的判断绝非空穴来风,从1971起至1980年代初期,无数投资者纷纷离场,而房价却在他们眼前飞速攀升,最终形成历史性的大涨。
当时四大洋行——怡华、太古汇丰及英资财团主席包玉刚领导下的华资财团争夺九龙仓的时候,是谁能占据高地?这是一个充满悬念的问题。当那个时候,你是否想象过这样一个情景:一个人用智慧和勇气,用手中的小资金控制整个九龙仓?这正是今天我们所说的传奇故事——关于首富之一人物——张叔平,以及他的杰作—收购九龙仓集团。
当然,我们今天谈的是另一位英雄人物,那就是身为亚洲第一富翁、全球十大富豪之一,被誉为“亚洲工业帝国”的首脑——张叔平。虽然我们的焦点放在另外一个人身上,但是你可以从中感受到一种共同的情怀,那就是对于梦想抱有坚定的信念,以及面对挫折不放弃追求卓越的心态。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世界,让我们一起探寻那些伟人背后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