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活到何年不怕死
在我心中,总有一种感觉:死神就坐在门外的过道里,静悄悄地等待着。它不会像传说中的那样,一声呼唤或是一阵风,就把我带走,而是耐心地等待。我常想,不知什么时候它会站起来对我说:“嘿,你走吧。”但即使那一刻到来,我也不会犹豫,也不会拖延。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这句话虽然表面上似乎与生死无关,但在我的理解中,它恰好反映了对生死最恰当的态度,可以作为墓志铭。
陈村曾经告诉过我:“人是一点一点死去的,先是这儿,再是那儿,一步一步终于完成。”他的话语很平静,我漫不经心地点头,我们都已经活得不那么在意死亡了。这就是说,我正在慢慢离开这个世界,这个残损的躯壳,一步步告别这个世界。我这样做的时候,不知别人会怎样想,我却尤其想起那些往日的一切,都要从记忆中消失吗?
比如清晨、晌午和傍晚变幻的阳光,那一方蓝天,那一个安静的小院,那团扑面而来的柔和的风……这些都是过去,只能留给记忆。但为什么呢?难道不是因为我们太习惯于将它们放在心底深处,让它们成为我们生命故事的一部分吗?
生命开始时最令人惊讶的是它突然出现,就像是电影一样,从虚无之中凭空产生。然后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情况连贯不断,最终构成了我们现实生活的一个片段。真的很像电影,从一个孩子蹲在草丛里玩耍,然后沿着小路回家,看看母亲张望着远方,看看父亲埋头于烟斗或报纸。这样的场景重复发生,最终形成了一幅完整的人生画卷。
然而,说到开端,“好没影儿忽然你就进入一种情况”,或者“人被抛到这个世界上”,这样的表述都有些毛病,因为在进入某种情况之前,并没有你的存在。在被抛入这个世界之前,也并不存在所谓的人类。不过,这可能更适合哲学家的讨论。
对于我而言,开端,是北京的一个普通四合院。我站在炕上,扶着窗台,看着那个昏暗的地方。一排绿油油的榆树矮墙后面,有两棵枣树,大约每年秋天才有几颗枣子可以吃。那时,你还不知道枣子的甜美和重要性。你只是看着那些枣树,在蓝天下摇曳,没有任何意义。但现在,当你看到那些老照片时,你仿佛能听到母亲的声音,她低声地说:“这是出生的地方。”
奶奶抱着为你的准备好的铺盖趟雪去医院。她趟到了产房的大门前,在那里站了一宿。当第一缕阳光照进产房,你就来了。你听见了吗?听见了那个声音,却又未曾真正听到。那是一个特别的声音,是命运赋予你的第一个声音。
母亲后来说她伤心多时,但她的眼里流露出的欣慰让一切变得不同。而你,又如何描述自己第一次睁开眼睛看见这片陌生的世界呢?是否也是为了寻找那个声音,为找到答案而努力探索?
现在,当你回首往事,每一次踏出家门,都仿佛是在追逐那个声音。当你站在小街边眺望,便再次遇见那个孩子,他闭上了眼睛,因为害怕,却又无法停止。他久违睁开眼睛,只见眼前的景色依旧,如同童年的梦境一般纯净美丽。
五十年后的今天,当人们提及那条小街,小街上的鸽群、两个僧人的身影、蜻蜓翅膀闪耀、孩子痴迷眺望,以及那悠扬的声音,他们都会感到怀念。这条小街、小孩,以及他们的心情,都飘向宇宙去了。但它们依然存在,他们只不过飘离了此刻此地罢了。所以,请问梦是什么?回忆又是怎么一回事?
如果有一架倍数足够大的望远镜,将观察点放置五十光年之外,它们便依然如故。那条小街,小鸟飞翔,小僧行走,还有痴迷的小孩,还有悠扬的声音。如果望远镜停下来,那么我的一生就会重演,从头再唱完所有的情节。真是奇迹!
因此,我们必须质疑我们的视野限制,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限制,我们甚至需要质疑白昼下的魔法,让实际规则自由行动,让我们的思维超越现实界限。此刻,我盼望夜幕降临,因为只有夜间才能让我逃脱沉闷和束缚,用自由的心灵去探索其他可能性,即使是在死亡之后也如此。
我的身体早已固定,但我的灵魂常游历黑夜,无拘无束。在尘世角落稍息的夜晚,我与所有梦者交谈,与所有放弃尘世角色的游魂共舞。在这种自由中写作才是我追求的一切,其余的事情,对文学倒是不太感兴趣,只希望能够拥抱那种自由与解脱。在这种状态下,或许真的是写作啊。而至于文学,不过是个偶尔涉足的地方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