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谁任正非为祖国百年科技振兴而努力奋斗的中国感动十大人物中的那一位
在华为公司任职,任正非展现了对未来人类社会演变的深刻洞察。他指出,未来二三十年,人类社会将逐渐演变成一个智能社会,其深度和广度远超我们当前的想象。就如IBM主席沃森曾预言“全世界可能只需要五台计算机”,比尔·盖茨也曾预测“内存640K足够了”。然而,随着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突破,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为了满足信息流量爆炸性的传送与处理,从石墨烯替代硅时代到电子工业巨浪滔天,我们无法准确预测。面对这样不确定性的未来,任正非提出了他的观点:“越是前途不确定,越需要创造,这也给千百万家企业公司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强调,“如果不能扛起重大的社会责任,坚持创新,迟早会被颠覆。”
在华为,他倡导了一种“战略耐性”,即在大机会时代,不要成为机会主义者,而应该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决心。他认为,“重大创新风险大,周期长,更需要具有造福人类社会的远大理想。” 华为投入大量资源于研发,每年销售收入中约20%—30%用于研究和创新。
任正非还提到了华为建立26个能力中心,以及如何吸引世界级科学家参与指导这些中心。他表示,即便是在工程数学、物理算法等工程科学领域取得成绩,但仍然没有真正进入基础理论研究阶段。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正在逐步攻入无人区——处于无既定规则,无人跟随的领域。
对于未来的探索,他提出多路径、多梯次进攻,并鼓励内部进行不确定性研究、验证,同时表扬那些从失败中总结成功因子的团队。任正非认为,没有一个人能走完世界,只有不断探险的人才是英雄。而那些沉默在海底的人,也是全球化过程中的英雄。
同时,他强调遵纪守法,是华为作为全球化企业生存服务贡献最重要的基础。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他们建立了严格管控体系,以防止潜在危机。此外,在财务风险控制方面,他们已经建立了伦敦财务风险控制中心,并计划再设立东京和纽约两个新中心,以更好地管理国际业务。
最后,他呼吁教育系统瞄准未来,因为未来属于智能社会,而不是以一般劳动力为中心的地球。他相信,只有通过教育,可以培养出能够领导世界的一代青年。而这个过程需要价值观塑造,使青少年明白奋斗创造价值是一份责任与义务。这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一个关键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