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世巨擘王卫激励一代的低调英雄
《隐世巨擘:顺丰速运掌门人王卫的励志故事》
在中国民营快递业的巅峰时期,一个名字不见经传,却在背后默默地推动着行业的变革与发展——王卫。作为顺丰速运的创始人和总裁,他以低调著称,但他的事业却是令人敬佩的一道风景。
王卫出生于1971年,是上海人,他的父亲是一名空军俄语翻译,而母亲是江西一所大学的老师。7岁时,随家人迁往香港。他并没有选择继续教育,而是在高中毕业后直接投入到实践中去。在广东和香港之间,小小地做起了印染生意,这就是他成功之路上的第一步。
1993年3月26日,当他拿着跟父亲借来的10万元钱,在顺德注册了顺丰速运,一家只有6个人的公司。这时候,他在香港太子的砵兰街租了一间店面,专门替企业运送信件到珠三角。那些日子里,他和员工们早出晚归,用背包和拉杆箱运货,被称为“水货佬”。
但这并不意味着王卫是一个盲目追求利润的人。当市场需求旺盛之际,顺丰很快将触角延伸到广东各地,并通过建立分公司来扩大业务。但这种野蛮增长方式也让其一度被业内称之为“老鼠会”。然而,这也是王卫最终收权、转型、高端定位以及航空运输成为成功关键因素之一。
2002年,王卫收权成功,将顺丰从加盟制转为直营制,并设立总部,将自身定位于国内高端快递。一年后,当非典爆发时,为应对疫情而产生的大量订单,使得航空公司生意萧条,而此时,顺丰迎来了转折性的发展契机。此刻,与扬子江快运签下包机5架协议,让飞机成为了实现这一愿望的手段。
自那以后,每当有新的挑战出现,无论是如何严峻的情势还是竞争对手不断涌现,都无法阻止順豐持续前行。2011年的销售额达到150亿元,有15万名员工,其中很多都是从基层开始打拼起来的人,他们每天工作14小时,以确保客户能够及时接收到他们需要的小件物品。
尽管如此,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人批评过他的做法,比如一些加盟商擅自在货運中夹带私貨,有些甚至自己开始延揽业务当上了“土霸王”。但这些都未能阻挡住他坚持只做小件快递、拒绝重货订单、坚持计件工资制度等策略,使得順豐成為市場上獨特且不可忽视的一員。
今天,如果我们说有一位值得大学生崇拜的偶像,那么无疑应该是这样的一个人——低调而强悍,对于创新充满危机感,对待员工又极具责任感。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即使是在最激烈竞争中的领域,也可以凭借坚定的信念和不懈努力,最终赢得胜利。而对于那些渴望改变世界的人来说,无疑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否也有机会成为像王卫一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