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凯的创业梦偶像名人背后的思岚科技故事
陈士凯的创业故事:从垃圾桶机器人到SLAMTEC的成长
在一次无处不在的技术革命中,一个偶像名人的梦想被打破,他决定用科技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小问题。陈士凯,从一位普通工程师到SLAMTEC CEO,一路走来充满了挑战与机遇。
他的创业初衷源于一个简单而真实的情景——垃圾桶不能自己跑过来。当时,他坐在床上吃东西,发现垃圾无处可扔,距离太远,他想,如果垃圾桶能自行移动,那将多么方便?这个想法逐渐转化为对智能家居产品的兴趣和爱好。他开始动手制作自主导航的垃圾桶机器人,不仅为了方便,还要体现智能化和高大上的同时结合兴趣爱好的点缀。
2009年底,RoboPeak成立,这支由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院校毕业生的技术团队,其成员都是业余时间进行研发,他们研究激光雷达传感器,并希望开发“自己会动”的机器人。2010年,他们推出了RPLIDAR A1原型,并在科技展会上得到了用户认可。
随着服务机器人的兴起,RoboPeak决定将激光雷达产品量产,并在2013年底成立了思岚科技(SLAMTEC),致力于研发低成本、高性价比的服务机器人定位导航解决方案。他们坚信,即使是小团队,也可以有自己的优势,就像钉子一样,在深处扎根,对市场而言可能只是机会,但对他们来说,是救命稻草。
经过一年的努力,最初5人的团队成功获得了首笔200多万元人民币的小利润,为公司未来的扩张奠定了基础。在此之后,他们开始走向融资之路,最终获得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以及A轮融资,以支持技术研发和团队扩张。在这过程中,有些投资者建议他们应用自主导航技术到玩具行业以快速获益,但他们选择了一家支持长远规划的投资机构,与之合作,将激光雷达技术应用于商业环境中。
目前,SLAMTEC已经成为一个标准化开放平台,可以为各种场景提供标准化产品。陈士凯认为,他们不仅要让机器人拥有眼睛完成自主行走,更重要的是构建一个“小脑”,能够自主定位、地图构建并完成路径规划。这也是他一直追求的一个目标,让未来的人工智能更接近人类思考方式。
为了验证这一理念,他采用演示加实干策略,将技术展示从软件向模块硬件转变,使客户能够直接看到效果。他还强调企业精神是责任、高效、创新、拼搏,这正是他每天工作至凌晨3点所体现出的状态。而对于工业领域,他相信即使最先进的激光雷达和自主定位技术也需要适应不同需求,而不是单纯复制工业级别要求,因为价格自然会下降,因此重点还是高性价比设计。
随着全球家庭清洁类服务机器人销量预计将达到370万台销售额12亿美元,而专业服务类机械装备销量将达到15.2万台销售额196亿美元,上升趋势明显,SLAMTEC正乘势而上,用其成熟完整解决方案进入扫地机器人的市场,为工业企业提供更优质、高性价比的地面检测设备,同时积极准备迎接未来两年内扫地市场高速扩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