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解密激励力定力的价值尺度在人生之旅中
王石: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尺度在于坚韧不拔的意志与决断力
2011年春节前夕,万科董事长王石宣布踏上前往美国学习之旅的征程,这一举动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许多人认为这标志着王石从行业领袖的位置上逐渐“退隐”。然而,万科发言人澄清了这一点,解释道这是王石年轻时梦寐以求的事业。
关于他的每一步行动,都会激发房地产市场敏感的人们的情绪。王石自称是职业经理人,他身上有两个显著的“标签”——“万科不行贿”和“企业家中的登山家”。对于前者,他回应说:“作为万科来说,它是制度上不允许行贿,尽管到现在很多人不相信,但是还没有揭发一个案例说万科在行贿。”
后者则指的是他成为中国企业家中最大的年龄登顶珠穆朗玛峰纪录保持者,以及曾经攀登全球七大洲最高峰,并且到达南北两极,是一名极限运动爱好者的身份。今年六十岁生日庆祝的时候,人们提到了他的军人家庭背景,当过兵、工人、过程技术员和外贸翻译。他被形容为中国企业家的“异类”,性格直率,不拘小节,这些都是他真实的一面。在2008年的捐款事件中,由于这种直接性,一场口水战爆发。
重温一下这位房地产业教父级人物的人格魅力,我们发现他的定力构成了衡量个人价值尺度的一个重要标准,就像美丽罂粟花,即使它散发出迷人的芬芳,也可能是致命毒药,让我们无法自拔。这就如同衡量一个人,不仅要看其能力,更要看其坚守原则和目标所展现出的定力。
随着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对工作状态和事业成就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对社会影响力的渴望更是如此。这让人们对自己的命运充满无尽好奇,每次尝试创造生命意义。但即便如此,我们仍然对这个问题感到焦虑,因为我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不知道如何实现。
中国目前拥有170多个品牌,与美国相当,而近几年出现了一批进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的中国品牌,他们在某些领域开始获得国际认可。不过,与世界级品牌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商业周刊》公布全球百强最具价值品牌,其中58家来自美国,而中国未能有任何代表入选。这让我们思考什么才是一个真正值得尊敬、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品牌?
正如病患更加明白健康是什么一样,那些承认生活中虚假意义的人,更能够寻找生命信仰。我想告诉大家,我并非你们想象中的成功人物,我虽然自信,但实际上我还是普通人才。而我的消费需求正常,比如奖金收入,我必须合理消费。
我不是为了慈善而存在,而是我有一种责任感,在我能力范围内,我会去做这些事情。我不能说所有收入都用于慈善,因为那是不切实际的。我乐意承担社会责任,但同时也需要为自己正常生活做准备。作为管理者,我遵循三个原则:决策(选择是否进行)、用人的艺术(决定谁执行)以及结果负责(无论何种原因出错,都需承担后果)。
阅读名作作者传记,有时候更多的是人类天生的好奇心或窥视欲望。如果你觉得那些未出版作品但知名历史人物传记的话,你应该如何相信呢?它们不过是一场游戏,用以消磨时间而已。而且作为公司董事长,如果个人不参与腐败行为,那么公司内部是否也有可能发生此类行为?根据制度安排,无论财务状况如何,都将无法支出用于违规活动。在这里,就是这样,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万科曾参与此类活动。
最后,在1984年成立初期,万子的员工手册里就写着:“人才是一条理性的河流,它流向哪里就是低谷。”每个人都像是座山,最难攀爬的是自己,只要不断往前走,即便只是一小步,也能达到新的高度。一路走来,让我学会了成为最佳版本自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