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人物的事迹王石与定力之衡量器
王石:定力之衡量,价值尺度在其内
2011年春节前夕,万科董事长王石宣布踏上去美国的学术之旅,这一举动让人不禁感慨于他的雄心与梦想。业界普遍认为此行标志着王石从行业巨擘的领导者位置上的逐步“退隐”。然而,万科发言人坚持指出,这不过是他年轻时憧憬的一份愿景,而这份愿望直到现在仍未消散。
王石自诩为职业经理人,他身上镌刻着两个显著的“印记”——“万科不行贿”和“企业家中的登山家”。对于第一个标签,他回应道:“作为万科而言,它是制度上绝不允许行贿,并且迄今为止,没有任何揭露过万科涉嫌行贿的案例。”至于第二个标签,他以登顶世界七大陆最高峰、南北两极并创下中国最大的年龄纪录来证明自己的极限运动爱好者身份。
六十岁高龄的王石,从军人的家庭中走来,一路经历了兵役、工厂工作、技术员和外贸翻译等多重角色。他被誉为中国企业家的“异类”,因为他的坦率无畏、直截了当。08年的捐款事件正是由于这一性格所引发的一场风波。再次提及王石,或许能领略这位房地产教父般人物的人格魅力。
以下,是对王石的一些深入探讨:
就像罂粟花,在你面前散发出迷人的芬芳,即使它隐藏着毒药,你也难以抗拒,不由自主地陷入其中。衡量一个人价值,不仅在于他们能力,更在于抵制诱惑的心理定力。
人们对自己命运总有无尽好奇,对生命意义永远充满期待。当物质生活丰富,工作自由化事业成就巨大时,对这个问题的焦虑会变得更加强烈。
中国现存170余万品牌,与美国相比差距并不宽,但近年来,一批中国品牌跻身《财富》全球500强,有些甚至在特定领域扮演重要角色。而世界级品牌,则需要达到市场占有率10%以上,以及全球认知度10%以上。这也是为什么没有中国品牌进入《商业周刊》全球百强的一个原因。
病人更懂得健康是什么,而承认许多虚假意义的人,更能寻找生命信念。正如病人才会珍惜健康一样,只有认识到生活中的虚假意义的人才能找到真实的人生信仰。
我想说,我不是你们想象中那么成功尽管我自信,但实际上我还是普通人。我接受我的正常消费需求,也做公益,但我的收入不能全部用于公益,因为我也有自己的需要要满足,比如工资奖金,我必须按正常规则消费它们。
我不是为了成为所有者,而是为了成为管理者。我相信职业经理阶层缺乏培养,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希望同时兼任所有权和管理职责。我只想要成为后者的管理者。
作为管理者,我遵循三个原则:首先决策是否做事;其次决定谁执行;最后,无论执行结果如何,都要承担责任。这是我作为管理者的基本原则之一。
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