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励志小故事让我们一起抛弃那颗玻璃心勇敢迈出一步让它变成通往成功的阶梯
职场励志小故事:战胜玻璃心,走向成功的阶梯
文/林子树
1
单位里有一个极具潜力的年轻人,因一件微不足道的事辞去了工作。尽管同事们都力劝他留下,但他已经坚定了决心,不再理会周围人的意见。
在告别时,他对我说:“这份工作实在是太无聊了,再待下去,我担心自己会精神失常。”原来,这个年轻人是在校对文字时疏忽了两个错字,被领导召到办公室进行批评。他临行前还说:“难道不是两处错别字吗?还有什么大不了的?”显然,在他的眼里,这根本不算致命错误,所以并不值得受到这样的责备。
有些人,对于任何一点委屈都无法忍受,他们渴望被赞美,却无法接受批评,而且他们做事也特别情绪化。这就是“玻璃心”的问题所在。
我们需要克服这一点,让它成为阻碍我们的力量,而不是束缚我们的意志和行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玻璃心”打磨成“钻石心”。
2
作家契诃夫有一则著名的故事:
一个人在剧院观看戏后不小心咳嗽了一声,声音指向一位将军的背部。他误以为自己冒犯到了将军,因此不断向将军道歉,最终因为被呵斥而身亡。然而,将军从未注意到那声咳嗽,只是因为这个人的连续不断地道歉而感到厌烦。
这个故事虽然荒谬,但反映出“玻璃心”持有者的一个共同特点:他们往往把自己的感受、意愿或性格强加于他人,并且异常敏感、胆怯和脆弱。
3
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这种类型的人,无论别人如何表达,都会让事情牵涉到自己身上。比如路上有人一直看着你,你就会觉得今天穿衣服不好看;与同学交谈对方忙碌半天没有回复,你就认为可能得罪了对方;想约朋友一起吃饭但朋友因忙拒绝,你就觉得可能得罪了朋友。
这种过度解读实际上很可笑——别人可能正在欣赏你的背后风景,而你却以为他们在盯着你;同学并非不理你,而是真的非常忙碌;朋友并非不愿和你一起吃饭,可能正在赶方案。
"玻璃心"的人缺乏安全感,更倾向于曲解他人的行为,他们给自己制造许多无谓的困惑,从而影响处理好关系。但成长并非顺利,我们会遇到各种挑战,所以要抛弃你的"玻璃心",直面它,用积极沟通来解决问题,只有这样,你才能获得自信与安全感,让自己的生活之路更加璀璨辉煌。
来源:林子树(ID:linzishu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