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青年楷模王东升在半导体界的屡战屡胜之旅
文/清如
【人物名片】王东升,京东方科技集团董事长。
在中国半导体界,京东方一直被诟病为“烧钱机器”,但是王东升似乎不以为然,屡败屡战,终成全球面板之王,让所有的质疑者噤声。
让电子管厂转亏为盈
从杭州电子工学院毕业后,王东升进入濒临破产的北京电子管厂。“连续7年亏损,每年亏损几千万元,职工医药费没处报销。”1992年,他毅然接下这个“烂摊子”,成为新的厂长。“我不能在企业生死关头撒手不管。”而完成企业改制是他面临的第一道难题。彼时,电子管厂资产负债率过高,没有银行愿意放贷,也没有人愿意投资,企业改制十分艰难。他带头以最高额度出资5000元,最终2600多名员工凑齐了650万资金,将北京电子管厂顺利改制成为“北京东方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即京东方的前身。
走投无路的他选择向员工募集资金,并决定实施“人才、技术”双管齐下的战略。他与日本企业合作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并发展与日本技术企业的业务合作,从中获得最新产品。同时,他成立企业内部研究小组,对产业方向进行跟踪,以确定企业发展路线。这一正确战略让公司起死回生,在1997年实现盈利达5000万元,并成功上市(京东方B:200725)。
进入液晶显示领域
1998年,当中国彩色显像管行业正发展得如火如荼时,他预测到液晶显示技术必将取代显像管技术,因此决定进入液晶领域并自主研发液晶显示技术。当时,这一领域由美国发明,由日本和韩国领先,而中国则落后于他们。在他苦恼之际,一次机会出现了——韩国现代集团由于过度扩张、负债太重,要出售旗下的液晶业务。尽管遭到董事会大部分人的反对,他还是坚信通过收购海外企業技術、市場以及人才,可以高起点地迅速地切入這樣高端領域。最终,以3.8亿美元收购了韩国现代集团,加强了京東方在液晶顯示器方面競爭力。
然而,由於行業環境特殊,這段時間內他的戰略受到了嚴峻考驗。在金融危機爆發後,不同於過去,那時候對抗的是產品價格下跌與產能增加,但現在更是需要應對整個產業結構性的變化。但是,他並沒有放棄,而是在逆境中繼續進行規模擴張,並最終實現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使得京東方成為全球領先的地位。他說,“2018年到2022年,我們要成為行業中的‘領先者’。”
因此,无论是在困境中如何挣扎,无论是在市场波动中如何调整,只有不断追求卓越和创新才能真正实现梦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90后青年楷模的人物形象——一个在半导体界屡败屡战的人,他们所展现出的坚持和勇气,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