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驱动努力奋斗背后的可爱瞬间
数据驱动:梁稳根的成功之路
文/清如
【人物名片】梁稳根,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从砸掉铁饭碗到艰苦创业,他愈挫愈勇、百折不挠,成为了“中国民营重工第一人”。
第四次创业
大学毕业后,梁稳根被分配到一家国有企业工作,但他大胆辞掉“铁饭碗”,去追寻心中的创业梦。他曾经三次创业都失败了,不过,他没有灰心丧气,反而继续寻找新的创业机会。
经过分析,梁稳根决定开发当时市场上一种很缺乏的有色金属焊料。他和3个合作伙伴凑了6万元作为初始资金,成立了涟源茅塘焊接材料厂。在一个地下室里,他们开始研究产品。通过一百多次调整配方,几十次改变工艺,最终第一个产品——105铜基焊料问世。
初战告捷后,不断进军重工制造领域。1993年,将企业更名为“三一集团”,并将总部搬到了湖南省会长沙。当时工程机械领域的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德、美、日等外企的手中,只能自主创新。请来首席技术师易小刚开始研制混凝土输送泵等工程建筑机械产品。
研发过程中,一些人不同意更改设计,而易小刚坚持要进行技术创新。深思熟虑之后,梁稳根采纳了易小刚的建议,由此诞生了集流阀。“集流阀组的成功研制,不仅让三一实现了批量生产,还给三一带来了丰厚的利润。”2002年9月,在香港国际金融大楼施工现场,一次液压泵将混凝土送上了406米的施工面,为公司赢得了一项世界纪录,并提升其在行业中的地位。
除了专注于技术研发和不断创新之外,加强人才培养也是梁氏集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他通过建立股权激励制度,把自己的股份让给真正的人才,让他们成为公司的一部分,从而推动企业迅猛发展。在2000年,该公司股权分布为:唐修国9%、向文波8%、毛中吾8%、袁金华8%、周福贵4%(包括翟登科1%,易小岗2%,王佐春1%)以及其他15人的专家团作为咨询机构,对重大决策提出建议。
此外,对员工也非常好,为每位员工购买“五险一金”;提供通畅职业发展通道;构建自身培训体系等。这一切努力最终使得2011年,“财富700亿”的梁稳根以首富身份荣获称号,是对他无数付出和坚持不懈的一个认可。
"如果我们认定了一条道路,那么就应该不畏险阻、奋勇前进。即使什么都没有,我们也要竭尽所能创造出前进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