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稳根的成功之路数据显示愈挫愈勇者终将胜出

  • 经典语录
  • 2025年02月23日
  • 文/清如 【人物名片】梁稳根,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从砸掉铁饭碗到艰苦创业,梁稳根愈挫愈勇、百折不挠,成为“中国民营重工第一人”。 第四次创业 大学毕业后,梁稳根被分配到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可是不久他就大胆辞掉“铁饭碗”,去追寻心中的创业梦。 然而,梁稳根的创业道路并不平坦。从卖羊到做酒,再到做玻璃纤维,他三次创业都失败了。不过,他没有灰心丧气,反而愈挫愈勇,继续寻找新的创业机会。

梁稳根的成功之路数据显示愈挫愈勇者终将胜出

文/清如

【人物名片】梁稳根,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从砸掉铁饭碗到艰苦创业,梁稳根愈挫愈勇、百折不挠,成为“中国民营重工第一人”。

第四次创业

大学毕业后,梁稳根被分配到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可是不久他就大胆辞掉“铁饭碗”,去追寻心中的创业梦。

然而,梁稳根的创业道路并不平坦。从卖羊到做酒,再到做玻璃纤维,他三次创业都失败了。不过,他没有灰心丧气,反而愈挫愈勇,继续寻找新的创业机会。

经过分析,梁稳根决定开发当时市场上一种很缺乏的有色金属焊料。他和3个合作伙伴凑了6万元作为初始资金,成立了涟源茅塘焊接材料厂。

在一个地下室里,他们开始研究产品。通过一百多次调整配方,几十次改变工艺,大量数据收集与分析,最终第一个产品——105铜基焊料问世。

但这并不代表着成功。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中,他不断学习,不断改进,最终解决了质量问题,也由此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8000元。这一切,是基于对大量数据的深入理解和利用,以及不断迭代创新的心态所致。

初战告捷,但并未满足他的野心。他察觉到国家巨大的基础建设投入背后的无限商机,便果断进军重工制造领域,以技术研发为核心驱动企业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资源。

注重技术研发

1993年,将企业更名为“三一集团”,涟源的材料基地改造为“三一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并将总部搬到了湖南省会长沙。这是根据大量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结果作出的决策,为的是在工程机械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当时,这个行业几乎被外资公司垄断,但他坚信,只要能够掌握核心技术,就能打破这种局面。于是,他请来首席技术师易小刚,并且支持其进行创新思维探索,即便面对异议也不轻言放弃,最终诞生了一系列革命性的产品,如集流阀等,这些都是基于对大量实验数据和用户反馈的大量信息处理成果。

股权激励策略

除了专注于技术研发,还十分注重人才培养及激励机制。他通过建立股权激励制度,把自己的股份让给真正的人才,让他们共享风险与收益,使得整个团队更加凝聚力强,对于公司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此举也是基于对员工心理、职业发展路径的大量调查研究得出的最佳实践方案之一。

2011年,被评为“2011年中国首富”以财富700亿元,这不是偶然,而是他持续不断地按照自己设定的方向行走,用数据驱动每一步前进所获得的回报。而这个过程中,每一次挑战,每一次失败,都只是通往成功之路上的磨练,无数次数的地图更新最终导致今天这样的成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