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跟在牛人后面的骆驼学习的力量是无穷的
俞敏洪,跟在牛人后面的骆驼——偶像力量的探索
在马和骆驼之间,俞敏洪倾向于选择后者。因为他喜欢这样一个科学事实:马做什么都比骆驼快,但骆驼一生走过的路却是马的两倍。这就如同他的学习态度,他不追求速度,而是坚持长期、稳定的进步。
俞敏洪出生在江阴农村,从小就被长江的壮观所吸引。他梦想着走出去看看,那个世界是什么样的?然而,在北大的校园里,他感受到了社会地位差异的巨大。他与来自城市家庭且条件优越的同学相处,他们谈论恋爱时更注重物质条件,而不是精神交流。“北大的人一般都会把自己放得很高,而我会把自己放得很低。”这是他对当时生活的一种自嘲,也是一种现实接受。
随着时间的推移,俞敏洪因为外面教书的事业受到北大的严厉处分,并最终离开了北大。但即便如此,他从未否认自己的情感之深厚,因为北大容纳了全国各地杰出的学子。他的理论是,无论何时,都应该跟随那些“牛人”前行,即使他们可能是一个人的领导者。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才能开阔视野,最终也能成为那样的人。
成名之后,当新东方办公楼几乎环绕北京大学时,俞敏洪希望自己的学校能够有类似的建筑风格。他梦想未来人们提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时候,也会自然而然提起他那所小小但充满激情的小学堂。而这所小学堂,是要更加自由,更开放,更接近未来的样子,不必顾及上层或者迎合上层,只需专注于迎合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