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到廖凡的沉默源自自然中的成长与底气
从黄渤到廖凡,沉默背后藏着成长与底气
文/葛怡然
有一位朋友观看了《离婚律师》后,建议我探讨吴秀波这类年龄段的男演员。他们不同于黄渤,这种类型的人在国内并不多。
黄渤有哪些不足呢?在我的看法中,上天给予他的都很完美,只是外貌除外。而谈及演技,他和廖凡都是国内男演员中的佼佼者。
黄渤的外表和气质自然不必多说。在2014年的春晚上,人家就将爱马仕打扮得像建筑工人的风格,这也是一种非凡的技艺。
然而,从《疯狂的石头》到《无人区》,甚至到了烂片《101次求婚》,他就是那种能把自己努力撕碎,再让世界上消失掉他这个人的演员。你是否能想象出《无人区》的阴损贩子和追求林女神求婚的大叔是同一个人吗?到了那部电影《亲爱的》,当黄渤找回儿子时,在公安局台阶上哭得鼻涕横流,那一刻,他恰好诠释了“演员的自我修养”:“在舞台上的角色,以及角色的生活环境中,与角色完全相同地、合乎逻辑地、顺序地、像活生生的那样去思考、希望、乞求和行动。”他永远不是自己,而是故事里的人物。
7年歌厅伴舞,8年舞蹈老师,还曾做过配音工作,一直到开玩具店,并且担任过新媒体公司创意总监之前,黄渤已经经历了与三教九流交往一样丰富的人生。有人因为起点低而沉默不语,但有人则能够将这些经历浓缩为养分,以待花开果实。这正如“卧薪尝胆”的植物慢慢生长等待结果。
据说,黄渤从未强求要走红毯压轴,“你没名气,就算最后一个走;你有名气,不管何时走,都会被关注。”他从未宣传期一定要登杂志封面,“OK的时候,以前关系一般朋友变特好的;不OK的时候,你过去请求一个角色,没有给你,就是这么简单。”
这样的清醒简直不像是明星。但确实来自那个独占三部票房高峰的人,而此前的荣耀已足以证明其票房之王的地位。他凭借作品如《泰》、《西游降魔》、《痞子英雄》获得票房“卅帝”称号。
对角色的把握来自悟性和情商,对每个角色的把握必须接地气,不要架空才能拿捏到位。很多英俊小生无法做到,因为他们太爱惜自己的脸蛋,也太爱惜形象。而实际上35岁之后身体都会老化,对于男人来说,最有魅力的,是智慧。
黄渶反应敏捷幽默,有酒量极大,还喜欢玩乐购物,“脑海能装十件事”。以上种种,都侧面证明了他的智力水平高超。
聪明才智总会显露出来,大概不是小聪明另外一位廖凡,比 黄 渔更帅,但红极一时路程跟 黄 渔一样,每一步攒下来的。翻阅他的履历,从 《将爱情进行到底》 到 《别了温哥华》,全是千古大配角。这条路还盛产过林雪张家辉。
配角意味着新闻发布会上的最后问题,或是在片场独自负责或是不受势利眼光影响的一方。在浮夸时代镁光灯永远属于主角人们只喜欢锦上添花恭维中心;配角只能习惯在暗处沉默。一细节:当廖凡知道许多媒体获奖前后的态度变化时并没有说什么激烈的话。经历平淡早就懂宠辱不惊。
平淡即:没有绯闻炒作感情进度,没有负面新闻老实尽职每个戏。(www.lz13.cn) “每一个角色再小也认真对待。”终于40岁寿辰时廖凡挽出自己来潜伏在沉默中的底气。
这一点也不奇怪时间对每个人都公平,有的是主动放弃因为通往金字塔顶端精英太多机会又少累辛苦;还有的是完成积累让过去所有沉默成为今天底气影帝 廖 凡:坚持不是件惨烈的事儿 黄 渔 职场宝典:你的底气来自你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