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功女性100名刘同的青春迷茫与孤独中的辉煌
刘同的“青春”:也曾迷茫,也曾孤独
在中国成功女性100名的光芒下,刘同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清新的笔触,赢得了80后、90后的喜爱。继2013年畅销百万册的《谁的青春不迷茫》之后,他今年推出新作《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自5月28日正式预售起,便迅速登顶亚马逊图书总榜、预售总榜、飙升榜,并占据全榜单第一位。
尽管刘同身高1.78米,外表清秀,但他也曾经历过青春的困惑与选择时的心痛。他在高中时期,那是一段缺乏安全感和存在感的日子。在同学们穿着阿迪达斯和耐克的时候,他只能旁观;当他们打篮球时,他帮忙买水站在一旁。那个时候,他渴望融入,却被冷漠地忽略。
高中时代,刘同与父亲几乎没有任何交流。他是一个每天晚上写完作业等待父亲回家,然后昏昏欲睡地看电视的人。而对他而言,他是一个永远没有零花钱,每天穿一样衣服,被男生女生忽视的人。但是,在一次写下的命题中——谁比我17岁更惨——他找到了问题之所在,是因为自己的成绩差,而不是人际关系的问题。
于是,在高三重新开始学习数学后,刘同通过努力,最终取得了数学小结考试中的前三名。此外,他也认真对待语文及其他学科,最终获得了老师给予他的尊重,这让他感到无比珍贵。
随着时间的流逝,刘同明白到一个道理:一个人要做成一件事,一定要靠能力。如果怀疑自己的能力,就稍微改变思维方式,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他通过写日志来解决问题,每天解决一个问题,每一年300多个问题,加起来四年就是1000多个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亲情、友情、爱情以及未来的大概十几个方面的问题,每个类别可能也有百余个具体的问题。
随着阅历增加,刘同才明白种种孤独感其实都是无形忘我成长的一部分。这本书讲述了33个故事,它覆盖了包括情感在内的人生多个截面,不仅回忆起自己大学开学前夜的一个人的辗转反侧,以及毕业当天假装潇洒但却在拿起行李箱转身瞬间情感喷涌,更诚实地述说了自己在职场上的坚持与妥协……
对于这本书来说,它并非卖弄隐私,而是给读者提供一种思考问题的角度,只负责剖析,不负责给予答案。它更多的是为了总结观点,为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做提供指导,对有些事情发展脉络可能之前不够明晰,但通过写作达成自我对话后,可以让自己慢慢找到解决出口:“最后的结论可能是‘对啊,我为什么不这样’”,当再次面对相同的问题时,我会拥有处事准则,不会浪费更多时间。”
对于工作而言,即使参与制作节目带来了遗憾,但写作却能留下很多珍贵的事情。他认为,“做电视是遗憾艺术,而写作则能留下很多宝贵东西。” 新书名字经过200多次讨论最终确定为《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这个名字,因为恰好符合世界杯期间大家提到的“虽败犹荣”四字,并且适合一个人独处状态下的阅读,因为一些句子能够引发共鸣。
平静的心态,让 刘 同 在工作中找到了一种排解方式,把精力投入到喜欢的事情中,比如工作与写作。这两件事让他很快沉淀下来。此外,还有健身、听歌或去旅行,即便是在出差旅行途中也不例外。“我将每次出差都当成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