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9年寒窗苦今朝哈佛展翅飞安金鹏的催泪励志故事
安金鹏平时很少有条件和机会拍照,所以当我们编辑这篇稿件的时候,因为他本人已经赴美,照片就成了难题。作者想尽办法只在他家里找到了两张他接受采访时的照片。虽不是很清楚,但仍能从他的眉宇间看到一种自信与力量。
1997年8月,《天津日报》一篇《金鹏展翅》的报道感动了许多人。报道的主人公名叫安金鹏,是本市武清区大友垡村一个贫困农家的孩子。他靠吃方便面渣、穿补了又补的衣服刻苦学习,最终夺得了第38届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金牌。之后,这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
安金鹏1997年9月进入北京大学数学研究院学习以来,赞扬、赞助与五花八门的传闻同时朝他涌来,但都没有动摇他独立刻苦学习的决心。今年7月,安金鹏在北大取得了博士学位。8月1日,安金鹏在哈佛大学导师的精心安排下,飞赴美国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后……
一个从天津奋斗出来的贫寒学子,是怎样飞向哈佛这所众多学子梦寐以求的知识殿堂?请看我们的报道:
以超强自控能力和学习精神三年拿下本科,两年拿下硕士,再用四年拿下博士。
1997年9月5日,安金鹏揣着“北京大学数学研究院”入学通知开始了大学生活。本该4年的毕业,他3年就拿到了学士证书,并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北大硕士研究生。在硕士阶段,他用2年的时间完成了一般学生需要5至6年的课程。而博士阶段,他仅用4年的时间获得博士学位,而一般情况下的同学需要5至6岁才能完成这一步骤。
进入大学学习,就像每个人面前洞开的一个新天地。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浮躁、虚伪和懒惰等不良风气,要实现最优化发展,每个人都有无形之内要回答的问题。
付出总会有回报:1998年第一学期末考试,他以满分成绩位居全班第一;紧接着,又申请参加数学系大二课程考试,以满分结业;再申请参加大三数学课内容考试时,只好来次再考。他英语过6级,并且物理主课全部以满分结业。这几年的努力,让他的名字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不仅让父母骄傲,还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专访,使得他的事迹影响深远。
然而,无论是来自全国各地朋友们频繁致电,或是登门采访者络绎不绝,都让这个性格内向、不喜欢应酬的人感到压力巨大的挑战。他清楚知道,如果因为应酬而荒废自己的学习,这辈子都将白费,因此选择坚持自己的道路,不轻易外露自己,一直到最后决定离开学校,用实际行动回应那些关切的声音。
即使如此,有些莫名其妙议论依旧流传开来,如有人打电话询问是否因为压力太大变得傻子,有人说神经出了毛病,有人甚至说脑仁儿被挖去搞研究去了……这些谣言虽然荒谬,却也让这个家庭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他们曾一度放下农活带着疑虑去校园探望儿子,只为了确认一切都是真的。不过,当他们亲眼目睹儿子的成长与坚持,他们的心中的迷茫逐渐消散,他们理解到真理总是在不断追求中找到答案的一种方式,即使身处困境,也不能被别人的话语所左右,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走过来的路程,以及未来的可能性。
2005年当一位素不相识的大二学生找上门请求帮助时,看似富有的画像也被打破。当那位学生怀疑他腰包鼓鼓,而实际上却是一副简简单单衣衫褪色的样子,那份纯粹的情感才真正触动起人们的心弦。那段经历也是对过去错误评价的一个反思,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真正值得尊敬的是内心坚韧、保持初心的人,而非表面的财富或荣誉。在那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小小世界里,每一步踏实的地步,都为未来铺设了一条光明磊落的人生道路。而对于那些认为成功只是偶然因素影响下的看法来说,那样的态度更应该引起人们深思,为何一个人能够凭借自身努力,从零到英雄?
这样的故事激励着无数同龄人,也许你就是那个接下来要站起来证明自己,你值得拥有属于你的星辰,我们期待你的声音响彻于世界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