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9年寒窗苦今朝哈佛展翅飞记安金鹏中国因你而美人物素材
安金鹏,一个平时不多有机会拍照的学生,因为他已经赴美深造,所以在我们编辑这篇稿件的时候,照片就成了难题。作者只在他家里找到了两张接受采访时的照片,这些照片虽然不清楚,但仍能从他的眉宇间看到一种自信与力量。
1997年8月,《天津日报》发表了一篇《金鹏展翅》的报道,这个报道的主人公是安金鹏,他是一个贫困农家的孩子。他靠吃方便面渣、穿补了又补的衣服刻苦学习,最终夺得了第38届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金牌。之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
进入大学学习,世界在每一个莘莘学子面前洞开了一个新天地。但大学校园同样存在着浮躁、虚伪和懒惰等不良风气,要实现学习和发展的最优化,学子们有好多无形的考卷要回答。
安金鹏在北大读书期间,一直保持着独立刻苦学习的心态。在1997年9月5日,他揣着“北京大学数学研究院”入学通知开始了大学生活。本该4年的本科学历,他3年就拿到了学士证书,并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北大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应该满3年毕业,但他用2年就拿到了硕士毕业证,又轻松顺利地考进了博士班学习。博士研究生应该5至6年毕业,但他用4年时间便戴上了博士帽。
付出就有回报,1998年的第一学期末考试中,他以满分成绩位居全班第一;紧接着又申请参加数学系大二课程考试,以满分结业。他还英语过6级,全面的数学主课全部以满分结业。此外,还听完物理系本科和研究生的课程。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依据《天津日报》的报道拍摄的一段专访播出后,这位农家小院走出的孩子一夜之间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先是雪片般来信令他应接不暇,最多时一天抱回200多封。这份压力让安金鹏不得不离开宿舍,躲到图书馆或电脑房看书学习。
最难处理的是那些登门采访者,以及一些莫名其妙议论,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他的父母曾经告诉作者,有人竟打电话问是否因为压力太大变得傻子?有人说神经出了毛病,现在北京住院治疗;还有人说脑仁儿让外国人挖去搞研究去了。这些传言弄得他的父母心神不安,他们曾放下农活带着疑虑去北大看望儿子。
2005年,在世界数学会议上,一位素未谋面的同学找到他,请施以援手,因为认为腰包一定被奖金撑得满满的。但安金鹏向对方解释:我并非像别人传说或者你想象中的那样富有。我没有获得任何奖励,只是坚持自己的道路,用自己的努力争取每一次机会。而现在,我正前往哈佛继续我的梦想之旅。这一切,是我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也是我对这个时代责任的一种体现。我希望我的故事能够激励更多的人,不管身处何种环境,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路,用行动证明自己价值,而不是仅仅依赖于外界给予的情感支持或物质帮助。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充满挑战,每次选择都需要勇气,但是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见识到生命真正意义上的美好与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