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的第一桶金如同运动员的首个冠军奖杯开启了她辉煌事业的序幕
励志人物:马化腾的第一桶金
马化腾,38岁的她,是如何从一个微小的软件公司创始人,一跃成为中国互联网巨头?她的故事充满了挑战和机遇。
在1998年,马化腾与大学同学张志东共同创立了一个名为“腾讯”的软件公司。起初,他们只有5条电话线和8台电脑,业务主要是为其他公司提供软件外包服务。为了生存,他们既要销售产品,又要亲自当工程师,不畏惧任何类型的项目,无论是做网页、系统集成还是编写程序,都敢于尝试。
QQ,作为随项目赠送的小玩意儿,当时并没有被看作是未来的事业焦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附加品竟然发展成为一款流行至极的人气社交工具。用户数量以几何级别增长,每月费用也呈指数增长,但缺乏现成收费渠道导致资金短缺,使得QQ将收费或停止服务的消息传开。
面对困境,马化腾曾试图以60万元出售QQ,但找不到买家。当时任职搜狐的一位员工古永锵和冯珏都曾到访过腾讯,而2001年春天,她还前往新浪见面,但最终都无疾而终。在获得IDG和香港盈科总共220万美元投资后,她不得不出让40%的股份。
就在这段艰难时期中,马化腾经历了两次腰椎手术,并且在第二次手术后就躺在床上继续办公。这份毅力,在之后证明自己是多么珍贵。而幸运的是,她等到了南非MIH集团。在MIH集团于2001年6月支付3,200万美元购买46.5%股权后,这笔钱对于刚创立不久的大企业来说,是一笔宝贵财富,可以说这是她创业后的“第一桶金”。
此前新浪、搜狐、网易等互联网公司已经通过上市获得了新的资本支持,并通过推出收费业务迅速赢利。而当时的小型企业如腾讯,却因为缺乏现成收入来源而陷入财务困境。但正是在这个紧要关头,“移动梦网”项目开始改变一切。当中国移动推出了手机代收费协议,使得QQ能够实现收费会员模式,从而启动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快速增长。
现在回想,那些艰苦卓绝的情景似乎已成了历史。经过数年的奋斗与创新,现在的腾讯几乎涉足了所有互联网领域,被誉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那时候谁能想到,那个附赠品——QQ,将带领她走向辉煌?
【相关阅读】《从0到英雄:我如何打造全球知名品牌》《成功不是偶然,它背后有坚持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