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稳根的创富奇迹从草根到首富的117万倍逆袭故事
梁稳根:从草根到首富的117万倍创富奇迹
在中国,关于成功的故事比星星还多,但有几个名字会让人回忆起那个年代的艰辛和辉煌。梁稳根就是这样一个名字,他不仅仅是中国的一个普通企业家,而是一个传奇人物。9月7日,由胡润研究院制作的“2011年中国百富榜”中,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以700亿元人民币的财富成为“中国新首富”。
这不是一场偶然,也不是单纯的人生运气,更是一种坚持与努力孕育出来的人生选择。在《理财周报》发布的2011年“3000中国家族财富榜”榜单中,三一重工梁稳根家族以598.51亿元身家位居中国首位。这份荣誉并非偶然,它代表了他25年的奋斗与智慧。
起步资金只有六万元,今天,这个数字已经变成了700亿。这个数目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但它背后,是无数个汗水、无尽的心血和对梦想不懈追求。在一次次失败面前,他从未放弃过,因为他知道,每一次失败都是通往成功的一次学习机会。
1983年,他被分配到国营企业——兵器工业部洪源机械厂工作,两年后,一心想当“万元户”的梁稳根递交了辞职书。但父亲怒不可遏,将扁担拿出来要把他撵回洪源机械厂。当时他的决定,让许多人觉得这是一个愚蠢的决定,但正是这种决断成就了他的未来。
经过多次尝试,最终,在特种焊接材料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也是他的专业特长。1986年企业开业时,他将工厂命名为“三一”,即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作出一流贡献。他手里的全部资金是六万元人民币。这一点,对于那个时代来说,就是一个小微型个人投资者。
5年之后,在1991年的某个时候,当时曾经评价说:“金刚石特种焊接材料市场,全国总容量也就10多个亿,即使把全国市场都垄断,发展空间仍不大。此外,我所在地域较为偏僻,不便交通信息受限资本受限人才受困无法孕育出世界级企业。”但这并不意味着停止前行,只是在战略上做出了调整。
2002年的某一年,“双进”战略正式实施:进入中心城市——长沙;进入大行业——装备制造业。而工程机械行业则因为其巨大的市场空间和长久发展机遇而吸引了他。随着销售收入和利润以50%以上增长率推进,一系列自主创新产品如世界最长臂架混凝土泵车、世界首创无泡沥青水泥砂浆车等不断问世,为公司赢得了国际认可,并且打破了一些传统观念,使得“三个一流”的理想逐渐实现。
走向国际化阶段,从2002年的第一家海外子公司在印度设立开始,一系列直接投资项目陆续展开,如巴西圣保罗州政府达成投资2亿美元协议,以至于今日,其业务覆盖已达150个国家。这一切,都证明了梁氏对于国际化战略深刻理解,用的是直投方式,与跨国并购不同,不依赖文化整合,而是通过自身优势资源去整合异国优秀资源提升自己的国际化水平。
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海外,那些员工们都获得了一份属于他们自己的奖赏,他们拥有千万资产,他们享有一定的发言权,他们能够持续提升自己能力。而这些,都来源于公司制度上的设计,让每一个人都能分享到公司发展红利,这样才能更好地履行家庭社会责任,同时也激励大家超越自我提升企业标杆。
当财富达到一定阶段,那些家族成员可以用完的时候,但是真正驱动他们前进的是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不仅如此,还有很多其他因素,比如对未来的规划,对孩子教育的问题,以及如何让下一个代际继续保持这一家族的地位与影响力等问题,都需要不断思考解决。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可以看到,就连那些看似已经拥有的东西,也不能安坐其中,而必须不断地寻找新的挑战、新的事业来维持或扩大这一切。如果没有这样的话,那么所有这些累积起来的成果都会迅速消失殆尽,因为时间不会倒流,而且竞争永远存在,所以我们必须永远准备好迎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