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出生带不来老人与孩子间的情感纠葛究竟是天伦之乐还是累赘
在中国,几乎每个老人都会面临这样一个难题:孩子生下来,到底要不要给带?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前几天,我在公交车上听到一个小媳妇说:“生下孩子,就应该奶奶带。孩子跟他家姓!她要是不带,以后养老可别指望我!”听到这位看似漂亮大方的姑娘竟然说出这种言论,我不禁感到后背发凉。孩子随父姓是中国不可改变的传统,怎么能因为跟父亲姓,就把带孩子的责任重重地压在婆婆身上呢!难道她忘了,自己是孩子的母亲,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吗?老人不帮忙带孩子,你自己就没有义务赡养老人的吗?显然不是。
我的闺蜜小敏,在怀孕时,她已经退休了,但她的婆婆却对她说:“我不喜欢做饭,也没做过饭,你生下来别想让我帮忙做,你找你妈做吧。我可以出钱,至于你是想去月子中心、还是请育婴师或是保姆随便你。”小敏失落地向我抱怨婆婆的冷酷无情。我安慰她,要尊重老人的选择,老人既然不喜欢做饭,就别为难她了,因为毕竟,这些都是为了你的健康和快乐。
然而,小敏生下之后,请了一位月嫂,可那位月嫩一开始还挺好,但是很快就变成了烤鸭,一天三百元,而实际上只干得少得多。而且,还有其他的一些事情,比如洗衣服、收拾屋子,这些都被推给了小敏的小爷爷。这让小敏非常气愤,因为这些工作本来就是需要亲戚帮助完成的事情,而不是由专业人员完成。但当这些事发生的时候,小敏并没有太多的声音,只是在心中默默计较着。
但最终,小敏决定接受现实,并且也学会了一些照顾宝宝的事情。她意识到,不管怎样,最重要的是让自己的宝宝受到爱护和关怀。所以,无论是否有人帮助,都不能影响到这一点。
对于一些年轻人们来说,当他们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他们会有什么样的态度呢?有些可能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有些则可能会觉得这是很大的压力。但无论如何,每个人都应该记住:作为父母,我们必须承担起我们的责任,为我们的子女提供最好的环境和教育。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独自一人承担所有一切,而是一种共同努力,让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够得到满足和幸福。
因此,当我们思考这个问题时,我们应该从两个角度来考虑:一方面,我们必须尊重年轻夫妇对于自己的生活方式选择;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理解作为长辈,我们有义务支持年轻一代,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成长。如果我们能找到一种平衡点,那么大家庭中的每个人都会感到幸福和满足。在这个过程中,也许会有一些困惑,但最终结果将是一个温馨而充满爱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