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同个人成长中的反复迷茫与孤独事迹
文/上官云、王鑫
凭着独特的观点和小清新式的写作,刘同在80后、90后读者中很有“人缘”。继2013年推出《谁的青春不迷茫》畅销百万册后,他今年推出的散文集《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自5月28日正式预售起,7小时内即登顶亚马逊图书总榜、预售总榜、飙升榜、全榜单第一位。
孤独的青春
在很多人眼里,“孤独”可能与刘同无关:刘同,身高1.78米,用他自己的话说“长得还比较清秀”,出了书,33岁任职光线传媒事业部副总裁,工作上颇为成功,是标准的“高帅富”。但与大多数80后一样,他也经历过青春的迷惘、选择工作时的彷徨。虽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假装潇洒,内心却总觉得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提起高中时光,刘同说那是一段没有安全感和存在感的日子。男同学们有阿迪、耐克的运动服运动鞋,他没有。在男生们打篮球时,他帮忙买好水放在一旁。“那时我想加入同学们的讨论,试着插话,可没人理,我特失落。” 刘同曾经做过一件最“二百五”的事,为交到朋友,他写小纸条给班上的体育委员:“你好,我可以成为你这辈子最好的朋友吗?”对方看完直接扔入垃圾桶。
除了没有友情,大学时代的人际关系对他来说也不那么顺利。他回忆道,当初大学刚开学,那些被称为“金三胖”的学生都是他的梦寐以求,而自己则是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当有一次他偶然机会参加了一个聚会,与这些所谓的大腕交流,这让他深刻体会到了自我的差距,也增添了一份对他们生活方式的一种向往和羡慕。但当真诚地向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却遭到了冷漠甚至嘲笑,这让他的自尊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尝试中改变
找到困扰自己的根源后,刘同开始尝试着改变,“我想感受成绩好是什么滋味”。那时候已经是高三了,再次开始学习从高中起就没有学过的一个科目——数学。他跟着老师复习节奏,每天买三本习题集,每完成一个小节,就要求自己把所有习题都做完。一段时间之后,在数学小结考试中取得了前三名。
通过这样的努力改变,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要做成一件事,一定要靠能力。若怀疑自己的能力,就稍稍转变思维方式,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这种积极主动的心态,让他逐渐摆脱了过去那种被动接受命运安排的心态,从而迎来了新的生活阶段。
写作之魅力
《你的孤独_,虽然是失败,但它赋予了我力量。」这一系列故事由33个章节组成,其中每个章节都是关于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某一次挣扎或突破,它揭示的是那些平凡人的奋斗史,以及如何通过不断地挑战和超越来实现自我价值。这本书并不是为了抛媚眼或者卖弄技巧,而是用一种更深层次的情感去触及读者的心弦,让人们认识到,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时候,我们依然可以找到希望,从而走出那个幽暗的地方,只为了证明我们不是完全被黑暗吞噬掉的人类形象。
平和的心态
对于那些感到迷茫或有问题难以解决的问题,都应该像面对飞机上的旅程那样,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保持平静,不慌张,因为真正重要的是如何处理问题,而不是问题本身。所以,无论是在紧张繁忙的时候还是空闲的时候,我们都应保持这种状态,以便于更有效率地解决问题,并且能够享受到生活带来的乐趣。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发展出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情绪管理策略,比如利用旅行作为放松手段,或许借助健身来释放压力等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精神状态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