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的学术征程京东CEO的励志故事
文/王新芳
刘强东,著名企业家,京东商城的创始人。回顾自己的大学生活,他自豪地说,他实现了自己一个卑微的理想,不向家里要一分钱,自己养活自己。当再次站在母校讲台上演讲的时候,他是这样对学弟和学妹们说的:“世界上唯一可以不劳而获的是贫穷,而不是梦想。世界虽然残酷,但只要你愿意走,你总会找到路去。”他的故事就像一盏灯塔,在黑暗中指引着迷茫者前行。
1992年,刘强东考进了人民大学社科系,从徐州坐14个小时的火车到北京。他背着蚊帐、被子、褥子,还有脸盆和茶缸,只带了500元,这些钱都是亲戚们五块十块凑来的。在那个年代,这样的经济条件让他感到压力重重。但他决心坚持,一定要独立生存,不再向父母要钱。
大学第一年,他主要靠抄信封维持生活。这是一份看似简单却又辛苦得很的手工活。每张信封都需要精心打磨,以确保无瑕疵。他在宿舍或是学校走廊的一角,用胶水将它们封好,每一次完成后都会感觉到成就感和满足感,因为这意味着他一步步接近了自己的目标。
大二时,他开始利用暑假赚取更多资金。他放弃了之前做的小生意,而是决定推销书籍给同学。这是一个充满挑战但又富有潜力的工作。一辆旧自行车、一箱厚重书籍,以及一个热情洋溢的声音,是他在金融大厦外展开的一场小型销售活动。在那里,无论风雨,都有一位默默耕耘的人,那就是刘强东。
随着时间的流逝,刘强東开始学习计算机编程,并且很快发现这是一条通往成功之路的金线。在那个技术发展较慢的年代,他用一晚上的努力,就能赚取五万元。这使得他的经济基础更加雄厚,也为未来的创业奠定了一定的财务基础。
到了大学四年级,当资金充裕时,刘强東决定尝试创业。民以食为天,所以餐饮行业似乎是个理想选择。不幸的是,那次餐馆租赁计划并未如预期般顺利,最终导致巨额亏损。但这个经历也教会了他管理企业与人性之间复杂关系的事实重要性,以及面对失败后的勇气与智慧。
尽管遭遇过挫折,但这些经历最终塑造成了今天的一个成功企业家——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 刘强东。他通过不断地探索、尝试以及从错误中学习,最终建立起了一番事业,并成为了一代传奇人物。他的故事提醒我们,无论未来如何,我们都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因为只有不断前行,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