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所有逆袭都不是偶然吗
文/不雨亦潇潇
没有人天生就是出类拔萃。所有名留青史、令人称道的人物,无一不是在点点滴滴的经历与坎坷中成长起来的。
在晚清时期,有这样一个人:
他出身乡野,连最简单的文章都背诵不下来,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他人目下二三行,余或疾读不能终一行;他人顷刻立办者,余或沉吟数时不能了。”
可就是这样的“笨人”,最终却成了世人眼中的“完人”。
他就是曾国藩。
曾国藩的蜕变是后人学习为人之道的楷模,他常年累积的笔记与书信,也被整理成了一部传世之作——《曾国藩家书》。
人们常说:“富不过三代。”但曾家人的智慧和能力,在《曾国藩家书》的熏陶下,人才辈出,十代内出了200多位杰出人才,其中包括收回伊犁、出使英、法、俄的大使曾纪泽;担任清政府驻韩国和德国大使的大臣如广铿;翻译家的名将约农;中国味道化学理论创始人的学者广植……正因如此,《曾国藩家书》才备受后世人的喜爱,即便在今天,我们再次品读《曾国藩家书》时,你依然会发现,真谛就在这字里行间。
1.守拙以勤,不必羡慕巧能。
2.和气待人,不让自己成为孤岛。
3.沉稳戒躁,如同钓鱼般安详地度过每一个瞬间。
从落榜到上岸,从激进到谦逊,从屡败到屡胜,每一次失败都是成长的一部分。比天赋更能决定命运的是强大的毅力,比出身更能成就事业的是严苛的自律。与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