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在自然的怀抱中走过人生的哲理悬崖
我:在自然的怀抱中走过人生的哲理悬崖
文/固力果
我十分勤奋,17岁当兵,继而上军校做医生,34岁摸索着写出第一部中篇就得了“昆仑文学奖”。接着边写作边学习,先后攻下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课程;功成名就后,却经营起了心理诊所。
我的生命仿佛一阵风,从不歇息。每当有人追问我为什么这样拼,我就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1969年,有个17岁的女孩,在上山下乡热潮中收拾好自己的行李,告别北京,成为支援藏北的第一批女兵。那时,她只知道这是共和国最高的一块土地。然而,这个平均海拔5000米的地方常年空气稀薄,喘一口气似乎要耗费全身的力气。
本来应该有5名女兵和她一起报到,但谁知干事翻开花名册,却只找到她一个人的名字。并且因为这个部队从没有过女兵,文书还想当然地在她的性别后填下“男”。那位少女在当天晚上的日记本上写下:这或许是上天对我的鼓励,要我以一个男同志的坚韧和勇敢,留在这里。
此后,她一直以这句话要求自己。而这一切努力终于在一次拉练中坍塌。那次要爬很高的山,她要求和男兵一样负重70斤。在那最冷的一月里,只爬到半山,上不成下不得,我饥寒交迫。我更忍受着生理疼痛的折磨。她第一次觉得自己再也坚持不住了,当身上所有感官体会到的都是痛苦与折磨,这样的生命,要它做什么?
最后,她作出决定:我要结束生命,从此长眠于雪山。但就在她寻找机会时,一场风暴来临,那条狭窄的小路成了唯一通往安全之路,而身旁就是悬崖,每一步都是一场生死较量。当数不清的良机从她身边流逝时,我忽然听到抵达营地的声音响起。她坐在地上哇哇大哭,因为对于自己失望至极——你真是个胆小鬼!
庆幸的是,那只是第二天清晨的事情。她睁开眼,看透窗户看到那么近的大蓝天,就能用手一戳掉下来。我认真地看了看,然后笑了起来:原来只要不断往前迈步,你们真的能走到天跟前。
故事讲完,她盈满笑容。如果你们听懂了,那么你们一定能从她的眼睛里瞧见整片蔚蓝无垠的大蓝天,它离地5000米,又那么高远又那么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