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的格言口号奥林匹克的格言是
奥林匹克运动有一句著名的格言: “更快、更高、更强。”这一格言是顾拜旦的好友、巴黎阿奎埃尔修道院院长迪东(Henri Didon)在他的学生举行的一次户外运动会上,鼓励学生们时说过的一句话
奥林匹克格言(Olympic Motto)亦称奥林匹克口号。奥林匹克运动有一句著名的格言: “更快、更高、更强。”这一格言是顾拜旦的好友、巴黎阿奎埃尔修道院院长迪东(Henri Didon)在他的学生举行的一次户外运动会上,鼓励学生们时说过的一句话, 他说:“在这里,你们的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
顾拜旦借用过来,将这句话用于奥林匹克运动。1920年国际奥委会将其正式确认为奥林匹克格言,在安特卫普奥运会上首次使用。此后,奥林匹克格言“Citius,Altius,Fortius”出现在国际奥委会的各种出版物上。奥林匹克格言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虽然只有短短的6个字,但其含义却非常丰富,它不仅表示在竞技运动中要不畏强手,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而且鼓励人们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不甘于平庸,要朝气蓬勃,永远进取,超越自我,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限。
奥林匹克格言,又称奥林匹克口号或奥林匹克
1、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2、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
3、上联是:申奥运,盼奥运,个个齐心;
下联是:迎奥运,看奥运,人人皆喜。
横批:申奥成功
4、挥豪运动狂热,展现体育风貌!
5、聆听赛场欢呼 ,放眼奥运盛况。
6、舞动的北京,挥洒着运动健将拼搏的汗水。
舞动的中国,飘扬着痴情观众欢呼的高音。
舞动的世界,让亿万目光聚焦在伟大的中华!
7、听,宇宙在选手胸中。
看,世界在华人眼中。
颂,地球在奥运的北京!
8、我的赛场我做主
9、因为卓越,所以期盼
10、奥林匹克,让世界走近中国
11、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
12、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
13、更快、更高、更强
14、新北京,新奥运
冬奥会主题口号:
1998年 长野 From around the world to flower as one 让世界凝聚成一朵花
2002年 盐湖城 Light the fire within 点燃心中之火
2006年 都灵 An Ever Burning Flame 永不熄灭的火焰
2010年 温哥华 With Glowing Hearts用炽热的心
2014年 索契 Hot。Cool。Yours属于你
附:基本介绍
“更快、更高、更强。”这一格言是亨利·马丁·迪东提出的。迪东是顾拜旦的好友。1891年他在巴黎创办了一所体育学校。1895年他把上述格言作为该校的校训。顾拜旦对此非常赞赏,也得到当时国际奥委会委员们的称道。以后经顾拜旦提议,并在1913年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正式批准,将上述格言正式写入《奥林匹克**》。 1920年在第6次国际奥林匹克代表大会上又通过了把“更快、更高、更强”作为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会徽构成部分的决定,这一格言便正式成为奥林匹克标志的一部分。
内涵
“更快、更高、更强”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和不畏艰险、敢攀高峰的拼搏精神。在比赛场上,面对强手,发扬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对自己则是永不满足,不断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实现新的目标,达到新的境界。对自然要敢于征服,克服大自然给人类带来的各种各样的限制,挣脱自然对我们的束缚而取得更大的自由。
顾拜旦本人在推崇“更快、更高、更强”的同时,又大力主张把“团结、和平、进步”作为奥林匹克运动所追求的最根本的目标。“团结、友谊、和平、进步”现今已不仅是奥林匹克运动以及世界体坛的宗旨,而且还成了全人类所需要、向往和追求的共同目标。
信念
“参与比取胜更重要”是奥林匹克运动广为流传的名言,是奥林匹克的信念。这是顾拜旦于1908年7月24日,在伦敦举行第4届奥运会期间英国政府所举行的招待宴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所引用在圣保罗组织的运动员颁发仪式上宾夕法尼亚主教的一段话:“对奥林匹克运动会来说,参与比取胜更重要。”顾拜旦引用了这句话后还作了精辟的解释:“生活中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奋斗,其精髓不是为了获胜而是使人类变得更勇敢、更健壮、更谨慎和更落落大方。这是我们国际奥委会的指导思想。”
“参与”的可贵之处在于“参与者”有着高尚的品质、真诚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理想的追求,其意义远远超过了名次和奖牌。在参与中,运动员们才能不断地超越自己和超越他人,才能在更快、更高、更强之中寻找自我,实现自我。所以“参与”意识正是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绝大多数运动员参加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支柱。
正是由于“参与”意识和“参与”精神所起的作用,奥林匹克运动才能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其意义才能大大超出竞技体育的范围。奥运会正是因为有众多得不到奖牌或名次的国家、地区的许多运动员的参加,才推动了奥林匹克自身的成长和壮大,而且通过各国运动员的友谊和交往,对全世界的和平以及全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了难能可贵的贡献。
奥林匹克的口号
1984年洛杉矶夏季奥运会 Play part in History 参与历史
1988年汉城夏季奥运会 Harmony and Progress 和谐、进步
1992年巴塞罗那夏季奥运会 Friends for life 永远的朋友
1996年亚特兰大夏季奥运会 The celebration of the century 世纪庆典
1998年长野冬季奥运会 From around the world to flower as one 让世界凝聚成一朵花
2000年悉尼夏季奥运会 Share the spirit 分享奥林匹克精神
2002年盐湖城冬季奥运会 Light the fire within 点燃心中之火
2004年雅典夏季奥运会 Welcome Home 欢迎回家
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 An Ever Burning Flame 永不熄灭的火焰
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 One World One Dream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2018年伦敦奥运会 Inspire a generation 激励一代人
“欢迎回家”堪称经典
“欢迎回家”,精练、亲切的话语使人马上联想到二00四年爱琴海边那届现代与历史完美融合、梦幻般的雅典奥运会。
主题口号是历届奥运会独特举办理念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各届奥运会都精心设计打动人心的口号以使其广泛传播、深入人心,并作为奥运会各种文化和视觉设计活动(场馆建设、文化活动、形象与景观、开闭幕式等等)的创作依据。
回顾历届奥运会中经典的主题口号,再次印证了一句响亮的、触动人心的口号是举办一届成功奥运会的重要元素。
雅典奥运会:在第二十八届奥运会上,希腊人热情而自豪地喊出了“欢迎回家”的主题口号,其中不仅包含了雅典奥运会对全球奥林匹克大家庭所有成员最诚挚、最热烈的欢迎,更充分表达了希腊作为奥林匹克发祥地对奥运会重归故里的喜悦和自豪之情。
在“欢迎回家”口号的感召下,观众亲眼目睹希腊人如数家珍似的将希腊文化、奥林匹克历史在开闭幕式上进行展示,希腊之于人类的伟大贡献深入人心——而这正是组织者所期望的。
作为一句口号,“欢迎回家”的成功之处概有两点:第一,它令主办国在文化声誉和地位方面的收益达到了最大化;第二,它极其精准地找到了雅典奥运会的定位和主题。
“永远的朋友”强调友谊
再看看1992年的西班牙巴塞罗那奥运会,巴塞罗那奥运会是世界奥林匹克大家庭空前的一次团聚——在经历了美苏互相的莫斯科奥运会和洛杉矶奥运会,以及被了的汉城奥运会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终于在多年低潮之后迎来了一次大团聚。冷战刚刚结束的国际背景,赋予了这届奥运会特殊的意义。
当国际中的阴云和奥运赛场上的敌视一同消散时,巴塞罗那奥运会响亮地喊出了“永远的朋友”这一主题口号,不仅强调了奥林匹克精神中友谊与和平的永恒主题,表达了全世界人民所共同的期盼与心声,更试图以此来赋予巴塞罗那奥运会荣耀的历史地位,那就是,巴塞罗那奥运会将作为和平与友谊的见证者和纪念物而永存于奥林匹克的历史之中。
“点燃心中之火”暗喻希望
1995年,美国盐湖城获得了2002年冬季奥运会的主办权,但随即陷入了不尽的申办丑闻之中,迫切需要重新树立和端正自己的公共形象。“点燃心中之火”的主题口号在这种背景下走上舞台,“圣火”是正义与纯洁的象征,而燃烧在内心的“圣火”暗喻了本届冬奥会正义的内在心灵,表现了组织者直面流言蜚语,勇敢自我辩护的精神。()
盐湖城冬奥会开幕之际,又恰逢“911”事件余波未平,这样一句以“正义”为内涵的口号不仅再次为美国作了辩护,其所寓意的和希望也起到了令美国人振奋精神的效用,“心中的圣火”自然被理解为了“心中的希望”。
盐湖城冬奥会把这句口号贯彻在火炬、奖牌等视觉设计工作之中,不仅以直观的方式表现了口号涵义,更在视觉上实现了冰与火的和谐相处,成为现代奥林匹克历史中一个非常成功的口号案例。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深刻大气
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简洁大气、内涵深刻,但最终成功与否还要看在奥运会筹备过程中和奥运会举办期间,北京奥组委能否很好地利用其指导赛会组织工作,达成本届奥运会的公共形象构建目标,使其成为奥林匹克历史上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