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炎银河磁体董事长他是不是曾经那个书生亿万富豪的他是怎样炼就成才的伟大历史人物事迹呢
人物印象
同所有工作人员一样,今年46岁的戴炎,身着蓝色的工作服,戴着一副细边眼镜。书生独有的气质,配上重庆人特有的爽朗,让他看上去更像是一位大学教授。他带着成都晚报记者迈入银河磁体的会议室,记者立即就被3组不同年代的沙发吸引住了。“这组沙发是我们1993年刚创立时添置的。”银河磁体董事长戴炎指着门口的一组旧沙发向记者介绍道。戴炎说:“办公司就是要整洁、高效、节俭。”
他的机遇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旁听了一次会议,接触了性的新材料——磁体。
做出新产品,取得专有生产技术认证
戴炎告诉记者,自己在1986年从四川大学材料学本科毕业之前,在撰写论文之余,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旁听了一次研究院的内部会议。在会上他了解到,这种新的材料将大力推动工业进步,其意义不亚于计算机的发明。回忆起这段往事,戴炎仍然很激动。
1991年在四川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他留校任教,并继续专注于新材料研究。他在无数次试验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且在实验室中做出了可以用于机械产品成品。1996年,他拿到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生产粘结钕铁硼稀土磁体专有生产技术认证。
他的干劲
头天与投资人面谈签下合同第二天回学校辞职第三天到厂里上班。
签下投资合同28岁川大教师辞职创业
“我们的第一个投资人,是成都银河工业集团董事长唐步云,那是1993年,当时他39岁,我28岁。”戴炎告诉记者,当时经人介绍认识了铜带厂投资人的唐步云。在那个关键下午,上述情况发生,“我想建一个新材料厂,我们只需研制一种能够适应电脑光驱等精密设备所需元件制造的大型永久性永磁体。但由于没有资金和经验,只能请几个同学帮忙筹措初期资金。”
他的磨难
别人根本不相信这是个高科技企业,可想而知、销售有多难!
艰难找市场15年后产销量居世界前列
“刚开始时,我们找过几家银行谈,但别个看见叮叮当当的手工操作,不相信这是个高科技企业。” 戴炎坦言,“启动初期36万元资金”,老大哥唐步云跑断腿才贷到的。但没想到,有了启动资金,却卖不出去。这一切因为产品必须根据甲方要求来定制,而使用之前甲方对陌生的供应商产品必须花大价钱检验。所以,就算是白送给别人的产品,都不要!原来如此,用自己的双手为这个世界充电的人们真是太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