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丐腾中外名人故事目录中的自然之光每个面容干净的男人都有他

  • 励志成功
  • 2025年01月28日
  • 。"不及时成功就是失败。"--飞科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李丐腾出生在温州的一个穷山沟,1993年那一年,他21岁,考上了温州大学,但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无力供他上学,母亲还告诉他,“这是命,改变不了”。李丐腾不堪被命运摆弄,书是读不成了,但他还是要到外面闯荡一番。 辗转多个行业,他做过仓库管理员,修过摩托车,当过小贩,连番打击后,李丐腾决定找一个行业稳定下来

李丐腾中外名人故事目录中的自然之光每个面容干净的男人都有他

。"不及时成功就是失败。"--飞科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李丐腾出生在温州的一个穷山沟,1993年那一年,他21岁,考上了温州大学,但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无力供他上学,母亲还告诉他,“这是命,改变不了”。李丐腾不堪被命运摆弄,书是读不成了,但他还是要到外面闯荡一番。

辗转多个行业,他做过仓库管理员,修过摩托车,当过小贩,连番打击后,李丐腾决定找一个行业稳定下来,最终进入一家名为“日达”的剃须刀厂。他脑子快,手脚灵活,责任心又强,在老板眼中得到了赏识,被晋升为工厂主管,还常常跟着老板外出,这让李丐腾对这个行业有了深入的了解。

当时剃须刀行业出现了一轮价格战,因为批发价降了近50%,李丐腾建议老板做品牌,但老板却认为做品牌生死未卜,而靠着批发出货量大还是可以赚钱的。说服不了老板,只好离开日达拿着两三万块钱开始了自己的剃须刀配件生意,为剃须刀厂提供网片的小生意。在1998年底,他赚了十多万元。这时,也认为自己具备了做剃须刀技术基础和资金,所以于1999年创立了飞科电器。

凭借科技,一路向前飞。当时的剃须刀行业封为两大阵营,一方面是外资品牌如飞利浦等占据高端市场用户体验好但价格贵;另一方面国内产商占据低端市场价格便宜但用户体验极差,被戏称“拔毛机”。于是,在中间插缝,用一款用户体验好、价格又能接受的大众消费者的产品来取代这两个阵营。国产的剃须刀之所以称为“拔毛机”,因为只采用单头,而双头技术含量要求极高国内厂家的技术无法做出来。而且在四五个月内研制出了国内首款双头剃须刀,并通过相关部门质量检测。

带着第一批产品去义乌推销,每只定价37元,是飞利浦同类产品的一半。这款产品这么好、价格这么低,而且是国内唯一供货商,便会受到经销商追捧。但没有一个经销商愿意代理他的产品,因为国内当时已经将批发价降至7元每件,对经销商与供货商关系久远谁会理新人的呢?尽管强调自己的产品最好的,但经销商们对其抱持怀疑,不得已只好卖不出去也不用付钱,那些经销商才开始试下他的产品,就试出了一片大好的形势,从此市面上的飞科销售火爆起来。

局势大好的情况下玩起了“饥饿营销”,如果一个经销商订购1000个,他就只给300个,让对方紧急加订2000个,使知名度越来越高。此后购买人生的第一辆奔驰,并决定开拓新的渠道,大型超市、商场也是都市人采购中高端日常用品的地方,更是在央视黄金时段投放广告,以塑造品牌形象。不及时成功就是失败,这句话成为了他的座右铭,在创业初期通过一款拳头产品打开空白市场,再次扩张以保持领先地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