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为理想而奋斗的人物故事

  • 励志成功
  • 2025年02月05日
  • 1944年,贵州安顺地区镇宁县一个贫困山区小村庄出生,是一位知识分子家庭的长子。父母虽贫,但对教育重视,任正非凭借才智和能力,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中脱颖而出。 19岁时考入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并入重庆大学),但在文化大革命爆发前夕,他回到老家看望父母,父亲叮嘱:“记住知识就是力量,别人不学,你要学,不要随大流。”回校后,他自学电子计算机、数字技术、自动控制等,并结交西安交大的老师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为理想而奋斗的人物故事

1944年,贵州安顺地区镇宁县一个贫困山区小村庄出生,是一位知识分子家庭的长子。父母虽贫,但对教育重视,任正非凭借才智和能力,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中脱颖而出。

19岁时考入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并入重庆大学),但在文化大革命爆发前夕,他回到老家看望父母,父亲叮嘱:“记住知识就是力量,别人不学,你要学,不要随大流。”回校后,他自学电子计算机、数字技术、自动控制等,并结交西安交大的老师,从他们那里获得油印书籍和学习资源。

33岁参加全国科学大会,被选为军方代表到北京参加会议,这是他技术研究成果得以认可的重要里程碑。当时参与的一项代号为011的军事通讯系统工程,为他赢得了更多的荣誉与信心。

1982年从四川某部队转业到深圳后,在南油工作两年,然后开过电子公司。在此基础上,1987年创办了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2万元注册资本主营电信设备。至今任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其成功之路被广泛认为是中国IT界标杆企业之一。

1994年在亚太地区国际通讯展上获极大成功,并开始走共同发展道路,与内地厂家深度合作。2000年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选为中国50富豪第3位,个人财产估计达5亿美元。2003年荣膺网民评选的2003年中国IT十大上升人物。此外,他还多次被列入全球“建设者与巨子”100名排行榜,以及其他知名媒体评价中的“最危险”的竞争对手。

任正非是一条为了观念而战斗的硬汉。他避开喧嚣、远离闹市,却掌握了新的驾驭媒体艺术:通过文章引导公众与教育员工,从而保持共鸣又能接受广大人群。大巧若拙、攻藏兼备,全由自己掌握节奏!虽然风花雪月仿佛另一个世界的事情,但他们全然无关,他们要的是长期黑暗,就是这样不可思议、不为人知和难以理解,即甘愿充当世人的驱使。这份强毅精神内含尊严;尊严中有意志力;意志力中有对最重负担内在渴求;渴求之中存在爆发力!

作为企业家,他关于企业“危机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曾影响业界。他坚持低调生活,对于商人们趋之若鹜的工商联和全国性大会代表资格守拙婉拒,对于企业家们花巨资才能现身媒体盛事更是不屑一顾。这一切都体现了他的独特价值观——刻意低调,因而身世异常神秘。他经常提倡“保证按销售额的10%拨付研发经费,有必要且可能时还将加大拨付比例”,这也体现了他以科技立身理想。在《华為基本法》的起草和讨论中产生了一个对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概念——知本主义,即没有资金,只有知本才能积累资本。这也是民营企业面临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进入过程中的挑战,也是冒险所必需的一步棋。

青年时代就表现出的科学精神,让他成为了一位追寻真才实学的人物。而现在,在其44000名员工中,其中48%从事研发工作,并已累计申请专利超过14000件,这些都证明了他的理想与行动高度统一,为理想而奋斗的人物故事也因此更加丰富多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