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中外名人读书故事
任正非:华为创始人,中外名人的读书故事
1944年,任正非出生于贵州的一个贫困山区小村庄。他的家庭背景对他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知识分子家庭中长大,任正非从小就被教育以知识的重要性。他凭借自己的才智和能力,最终考入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重庆大学)。然而,他的学习生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了打断。
尽管如此,任正非并未放弃学术追求。通过自学,他掌握了电子计算机、数字技术、自动控制等领域的知识,并且能够阅读大学课本级别的外语。这份对知识渴望和学习热情,是他日后成功的一大基石。
进入军队后,任正非继续展现出了他的技术钻研精神。他参与了一项代号为011的军事通讯系统工程,并提出要重视高科技作用。在33岁时,他作为军方代表参加了全国科学大会,这些经历进一步加深了他对技术创新与发展的理解。
1992年,在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任正 非决定孤注一掷投入C&C08机研发。这不仅是形势所逼,也体现了他对于技术与真才实学尊重的心态。此外,他还将保证按销售额10%拨付研发经费写进《华为基本法》,这标志着知本主义这一概念在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华为逐渐成长成为世界领先的下一代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至2006年6月,其已累计申请专利超过14000件,而员工中有48%从事研发工作。这一切都源自于任正非坚持以技术立身、勇于创新和敢于挑战传统观念的心理素质,以及他对于知识与技能提升永无止境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