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中国伟大贡献人物的典范
任正非:中国伟大贡献人物的典范
1944年,任正非出生于贵州安顺地区镇宁县一个贫困山区的小村庄。他的祖籍是浙江浦江县。父亲是一个做火腿的大师傅,虽然没有读过书,但因良心发现和爸爸的执着要求,才读了书。母亲虽只有高中文化程度,但受丈夫影响,通过自修,当上了中学教员。在这个知识分子家庭中,任正非从小就受到知识的熏陶。
19岁时,他考上了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并入重庆大学)。然而,在他即将毕业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他回到老家看望父母,而父亲让他快回学校去,并叮嘱:“记住知识就是力量,不要随大流。”回到重庆后,他继续坚持学习,并自学了电子计算机、数字技术等多门外语。
33岁时,他参加全国科学大会,对知识的追求在部队期间得到了体现。当时他参与了一项代号为011的军事通讯系统工程,并提出要重视高科技的作用。在技术方面有多项突破,被选为军方代表到北京参加全国科学大会。
1987年创办华为的时候,任正非已经43岁。这是一个成熟的人物,其理解、判断能力都已具备。此刻的任正非拥有什么样的性格和价值观呢?他一生刻意低调,因而身世异常神秘。他避开喧嚣、远离闹市,却掌握了新的驾驭媒体的艺术:常常根据情势发展,不时抛出凝聚着深刻洞见和教益的文章,从而把引导公众与教育员工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2000年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选为中国50富豪第3位。个人财产估计为5亿美元。但 任正非对基础教育地位的地建言、对“冬天”的忧患,以及对英雄主义的旷野呼喊,都能与一线员工保持共鸣,又能被广大公众所接受。大巧若拙,攻藏兼备,全由自己掌握节奏!风花雪月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的事情,与他们全然无关,他们只想长期地黑暗下去,即使是最艰难的情况下,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1994年参加亚太地区国际通讯展获极大成功;1996年,大规模与内地厂家合作;2003年荣膺网民评选2003年度中国IT十大上升人物;2008年的销售收入达到了233亿美元。华为现在已成为世界领先的一代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在国际化与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其中48%从事研发工作,有超过14000件专利申请记录。而这些成就都是靠着他的坚韧不拔精神和不断探索未知领域来实现。
尽管如此,一直以来的隐形状态,让很多人对于他的了解仅限于表面。而真正了解他的人,则是在经历了一番深入交流之后才能感受到那份独特的情怀,那种平实却又充满智慧的话语,那种不屈不挠的心态,以及那种超乎寻常的事业理念。在华为公司内部,这种理念被称作“知本主义”,即依靠自身拥有的核心竞争力来推动企业发展,而不是依赖外界资源或手段。如果说当下的企业管理者们还需要一点点灵感或者启示的话,那么任正 非先生无疑是一位值得我们敬佩并学习的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