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感动十大人物华为创始人任正非
的故事
1944年,贵州安顺地区镇宁县的一个小村庄里,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诞生了一位未来改变世界的人——任正非。他的爷爷是一名做火腿的大师傅,而父亲则是读书人的梦想家。在那个贫困山区,小任正非从小就被教育要珍惜知识。
随着时间的流逝,任正非成为了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的一名学生,但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回到老家与父母团聚。在那个枪林弹雨的环境下,他没有放弃学习,而是更加坚定地追求自我提升。他不仅自学了电子计算机、数字技术和自动控制,还通过油印的书籍学习高等数学,并且掌握了三门外语,这些都在他后来的职业道路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3岁时,任正非参加了全国科学大会,在那里他提出了对高科技影响力的看法,这也是他在部队期间的一次重要贡献。他的技术创新和发明不仅使他获得军方代表资格,也让他成为了一名令人敬佩的人物。
1992年,当房地产热和股票热席卷全球时,任正 非却选择投入到C&C08机研发中,这一决定凸显了他的对知识和技术价值的重视。同年,他还将销售额的10%作为研发经费,并有可能进一步增加这部分拨付比例。这一举措体现了《华为基本法》中的知本主义思想,即依靠自身积累而不是依赖外部资本来推动企业发展。
2000年,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选为中国50富豪第3位,其个人财产估计达5亿美元。2003年,以11亿美元位居福布斯273名。此外,他还多次荣获各种奖项,如《时代周刊》的“建设者与巨子”100强,以及美国《新闻周刊》的国际电信行业竞争对手称号。
然而,不可忽略的是,在这个成功背后的,是一个敢于挑战、勇于创新、不断追求卓越的人格魅力。而这一切,都源自于那份最初被父母灌输给他的价值观——知识就是力量。当今社会,我们或许可以从任正非身上找到一些启示,无论是在面对逆境还是在追求卓越的时候,都应该保持那种对于知识无比尊重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