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用他人的金钱如同火箭般发射自己能力的星球成为偶像激励人成功的夸张例证
周鸿祎:作为360安全卫士的掌舵者与创始人,曾驾驭3721并将其出售给雅虎,他也是一位深谙投资艺术的天使。每当提及大学生创业时,我总是心存疑惑,你们知道成功率有多低吗?就像那传说中的比尔·盖茨,世界上仅此一员。而绝大多数则是在这个充满机遇的市场中磨砺了至少十年的岁月:如许朝军,没有毕业便跟随陈一舟征途,所以他今日能创立点点网;再看近年来的上市热潮,如优酷的古永锵原本是搜狐高层之一,人人网的陈一舟更是互联网第一波中的老兵。
我的建议首先是这样的:中国互联网的创业环境虽前途光明、道路曲折,但无线互联网之来亦开辟了更多机会。然而,对于这群勇者的要求已远超往昔,而这道坎儿非金钱所能填补。这回风潮下,每个人都傻呵呵地,只要拿到一笔钱,在网络里占据一块地,只需不犯重罪,便可成为“剩者为王”。但现今诞生新模式,让初出江湖者趟路,那些江湖老手将借用这些模式。一抄袭倒也不怕,可怕的是别人资源丰厚、用户众多。
其次,不要狭义解读创业只不过今天开个公司,自我印制名片,便称自己CEO,要把对市场理解和一个小点子变成成熟商业模式,还需经验积累。所以刚入门的时候加入别人的公司,用别人的钱练自己的能力也是好策略。而且随着经验增值和提升,当你组建自己的团队时,你会发现或许还需要一个CEO,或产品专家。
第三,我们在早期不要太功利,不必为了解决财务问题便去创业。你若真喜欢某事或看到一个问题,也许你可以解决它,那么就去做。不必急切融资巨额,或盲目追求上市。如果连10万块都没花过,却非要融亿美金,我认为这种历练毫无意义。
最后,我常收到商业计划书,也可能我慧眼未见,但概率来说,如果一个人没有实践经验,却又想提出宏大的主题,这方案显得不可靠。(关于创业,请访问www.lzi3.cn)以Facebook为例,其真实历史如何?是否胸怀天下,以六度理论联系全世界每一人?似乎并非如此;据说最初只是为了让哈佛女生进入网站后,可以看到男生的照片而已?
乔布斯今年通过iPhone和iPad颠覆手机与平板行业,使现在这一领域大乱,最开始他的想法其实很简单,他觉得电脑太小众,操作系统虽然先进却难以取代Windows99.99%的占有率,因此选择了MP3播放器。即使这样的大公司一步步崛起都是从一点滴开始,我们何须一次性解决世界的问题呢?我们应从简单需求出发,从微观处做起,从细微处展开,最终你会发现一步步越来越大。
建立公司最重要的是什么?初期主要是做产品,然后找到你的用户,并努力推销产品给他们。大部分用户不是身边的人,更不是那些VC和评论家的朋友。你应当天天与用户同行,一日更谦虚,一日更了解他们。我给大家算个账,在中国,即便是个烂产品,都能轻易吸引10万名粉丝;假设1%忠实粉丝率,有1000名粉丝,每天100人访客论坛热闹至极!论坛活跃至极,你立刻感到自己独树一帜。但在产品初期,要克服这种成功幻觉,你必须找到真正的大众在哪里;频繁混迹评论界,只会离真正用户越走越远。这是我深刻体验到的,因为我经历过许多失败,每个人在早期尝试时都会经历几次失败你们身体健壮、年纪轻轻,拼的是长跑耐力,要坚持下去未来就是属于年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