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名人经典励志故事超级富豪从卖杂货起家在自然的怀抱中孕育成功
20世纪50年代,香港的房地产市场上出现了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当年,他曾经创下1年卖出100多幢楼的地产神话,并由此打造了亿万身价的霍氏集团。现在大家熟悉的分期付款、按揭供房就是发明的。在房地产业的最高峰时期,曾经拥有香港70%的建筑生意,名下的60多家公司大都经营房地产生意,是香港名副其实的“土地爷”。现在香港的地产界大佬李嘉诚、李兆基、郭炳湘等等都是在他之后才慢慢做大的。那么,当年是如何进入地产界的?他的第一桶金又是怎么赚到的呢?海上运输,赚来第一桶金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1923年5月10日,出生在香港一个水上人家。因家境贫困,6岁前都没穿过鞋子。7岁那年,两个哥哥和父亲相继去世,后来,香港又被日军占领,生活更加困难。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子汉,他退学出去打工了。说是打工,其实就是做苦力,可是身材瘦小,不是干苦力的料,每个工作都干不长就被老板辞退了。他没有办法,只好跟着母亲开了一家杂货铺。
生活安定下来的和邻居家的女儿吕燕妮结了婚,有一段安定的生活。但是不久,他母亲的一个决定改变了整个人生的轨迹。她觉得他们不能总守着一个杂货铺,就想开一家小船行,从事海上货运。这是一个对他来说完全新的领域,但他最终还是支持了她这个决定。
于是,他们买了几条船,在海上搞运输。这是一种极其危险且辛苦的手艺,但也许正因为如此,它成为了他能够脱离贫穷并开始积累财富的手段。在这期间,他组织了一支船队,将重要物资如黑铁皮、橡胶、轮胎、棉花及药品等偷偷运往中国内陆,这种行为虽然冒险但也极为有利可图。
1950年的战争爆发,让这一切变得更为复杂和高风险,但同时也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他以惊人的勇气和智慧抓住这些机会,最终在三年时间内赚到了足够的大笔资金,为自己未来的商业帝国奠定基础。
随后,他将资金投入到房地产业中,这时候的情况看起来并不理想,因为普通市民无法负担购买房屋,因此他们只能选择租屋。而他则决定通过销售整个建筑而不是单个房间来解决这个问题。他首先购买了一栋位于铜锣湾的大厦,然后把它拆分成更多的小户型出售,以降低每个单位所需初始投资,从而使得更多的人能够负担得起购置房屋。
这种策略非常有效,不仅让更多的人获得自己的住宅,而且还帮助霍氏集团迅速扩展业务。此外,还引入分期付款计划,使得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支付房屋费用,而不必一次性支付全额。这一举措彻底改变了当时的地产市场,使霍氏集团成为最大的华人地产商,并确立其在行业中的领导地位。
随着时间推移,他继续拓展业务范围,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并涉足石油开发以及其他各种投资项目。在改革开放政策发布后,即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初,他率先行动起来,在广州建立白天鹅宾馆,这标志着中国现代化酒店业的一大突破,也体现出了他的远见卓识与坚韧不拔精神。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用智慧与勇气跨越艰难历程,一步一步走向辉煌成功的人物形象——这是一个关于梦想实现、逆境克服与无限可能性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