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超级富豪靠卖杂货起家15个励志人物小故事在自然的怀抱中绽放
20世纪50年代,香港的房地产市场上出现了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当年,他曾经创下1年卖出100多幢楼的地产神话,并由此打造了亿万身价的霍氏集团。现在大家熟悉的分期付款、按揭供房就是发明的。在房地产业的最高峰时期,曾经拥有香港70%的建筑生意,名下的60多家公司大都经营房地产生意,是香港名副其实的“土地爷”。现在香港的地产界大佬李嘉诚、李兆基、郭炳湘等等都是在他之后才慢慢做大的。那么,当年是如何进入地产界的?他的第一桶金又是怎么赚到的呢?
海上运输,赚来第一桶金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1923年5月10日,在一个水上人家里出生。他6岁前都没穿过鞋子。那时候,他两个哥哥和父亲相继去世,只好依靠母亲养活自己。7岁那年,母亲的一个决定改变了整个人生的轨迹。她帮助他开了一家杂货铺。
生活安定下来的和邻居家的女儿吕燕妮结了婚,不久,她就开始有了新的想法。她希望能把店兑出去,开一个小小的船行,让他们一起搞点海上货运的事业。这是一条充满挑战与风险的小路,但他们选择了这条道路。
几年的时间里,他们买了几条船,在海上搞运输。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场冒险。一天三更,一夜二更,他们不断地把黑铁皮、橡胶、轮胎、棉花、药品等重要物资运送到澳门,再想办法转往内地。在那个艰苦年代,这份工作既危险又辛苦,但他们没有放弃。
战争期间,他们通过这些努力赚到了第一桶金,那些艰难岁月成就了一生的财富。而后,他利用这笔钱进军房地产业,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53年6月,与妻子吕燕妮创立了霍兴业堂置业有限公司,这标志着他正式迈入房地产行业。他首先想到的是通过租房子的方式挣钱。但当他拿出280万港元在铜锣湾买下了一栋大厦后,他意识到这样做回本需要七年的时间。他琢磨着得 sells.
为了让更多的人买得起房屋,同时也要尽量缩短投资回报周期,他想出了分层出售和分期付款销售策略。这种方法虽然简单,却极大促进了香港房屋市场的大热销。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就兴建并销售掉超过一百栋房屋,大幅度提高其企业价值。
随后的几十年里,他继续扩展业务范围,从建设商发展成为酒店、大型购物中心甚至石油领域的大亨。他以勇于创新与敢于冒险而闻名,被誉为“ 香港土地爷”。
尽管面临种种挑战与困难,但他从未停止过探索新机遇。当1978年的改革开放政策发布后,他迅速行动起来,将视野拓展至海外市场,并且在中国内陆城市如广州建立现代化酒店项目,如白天鹅宾馆,为中国旅游业注入新血液。
最终,在他的领导下,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各个领域,都留下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事迹,而他的名字也被永远镌刻在历史长河中,以激励着无数追梦者们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