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智的人生态度点亮每个人的希望之光
黄渤深刻意识到,你若吊儿郎当对待生活,生活就以吊儿郎当回报与你,怪不得任何人。既然踏上了不能回头的列车,就只能一路向前,他尝试通过不同的方式开拓各种新的可能。
《南方人物周刊》曾给黄渤做过一期封面人物,他侧坐回望,嘴角使势憋住笑,虽说已经40岁,那神情却让人联想到少年把前座女同学的辫子系在椅子上,拼命忍住的坏笑。一直认为有赤子之心的人,对幸福的体会要猛烈而细腻。
2013年贺岁档,黄渤主演的《人再囧途之泰囧》、《西游降魔篇》、《101次求婚》同时上映,这三部影片的票房总和近30亿,当时黄渤被戏称为“票房卅帝”。2014年《心花路放》、《痞子英雄2》、《亲爱的》票房总和又破了10亿,加上以前的累计票房,黄渤正式迈过了50亿大关,被戏称升格为“50亿帝”——整个华语区累计票房最高。
2015年,央视推出开年大剧《锋刃》,黄渴一改草根戏路,以高富帅地下特工角色简直让人们忘记曾经的黑皮、葛二蛋。可以说,黄渔炙手可热,大红大紫了。在此背景下,他宣布需要休息,因为工作节奏太快,不快乐。他需要陪陪家人、放松自己、重新找回快乐。
他初涉影坛就拿到了金鸡奖最佳电视电影奖,也引起业内人士的一些关注,有本子递到他手里,比如说《黑洞》,他先是看上了陈道明、陶泽如饰演角色的台词,每一集都有戏,都要跑进跑出的说,“是”,“到”,最长的一句台词是一句,“报告队长,我发现了一具无名女尸!”两部戏中,让他意识到凡事要过脑子,不动脑子,即便挑戏也挑不好。你吊儿郎当对待生活,它就会以吊儿郎当回报与你,而不怪别人。
随后,一部《疯狂的小石头》让黑皮走入大众视野,他把那个土里土气流里流气的小人物演活了,以至于走到街上常有人对他说,“给你三次机会猜猜我是谁?”那些戲份都是他自己琢磨出来得。这一点也不夸张,因为他的贴地气他的底层幽默他的低到尘埃里的姿态,让观者在比较中找回自信也有关系。
随着表演带给他的自信,他越来越不介意旁人的外形评价学会了自嘲。他清醒明白姿态放到最低,就没有什么能让他更沮丧或者失落,只反而会有更多向上的空间。当闫妮搭配合作时,她开口无遮无屏地说,“我跟你演夫妻呀,那我要进入丑星行列。” 黄渔嘿嘿一乐,说:“我跟你演夫妻呀,那我要进入帅哥行列。”一点都不以为意,这种服务型性格让很多记者感触良多,他们提问被打断时,他总是不忘张罗,为别人着想,有时候甚至会用其他方式补上或调整问题,这样的体贴赢得朋友们尊重和好评。
对于外表彻底放下,与其追求的是对表演几乎痴迷程度的事实。他还建立了一家工作室,从投资导演摄影各方面去拓宽自己的人生体验,这些从世俗意义上都获得了认可。但是很快出现的问题就是新问题:忙碌成了日常状态,使得时间不足以思考和体验,一直往外掏空自己,没有时间享受简单的事情。而这些忙碌导致紧张焦虑烦躁,无力找到那份平静与满足感,所以决定辞掉所有项目进行一次长假,在这段时间里充电思考,并陪伴家人,无所事事。这也是因为知道未来不可能永远处于巅峰,但仍然相信只要保持清醒,现在还是可以得到新的东西、新鲜事物填充生活。这正如好友管虎所言:虽然现在站在顶峰,但也许将来会有一段下坡路,但仍然会继续努力,因为这是一个清醒的人选择这样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