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大学生崇拜的偶像超级富豪如何靠卖杂货起家成就传奇

  • 励志成功
  • 2025年02月14日
  • 在20世纪50年代,香港的地产市场上出现了一位令人瞩目的英雄。当年,他以创下一年销售百多幢楼房的神话而闻名,并由此打造了霍氏集团。分期付款和按揭供房是他发明的,这些概念至今仍然影响着全球房地产行业。在高峰时期,他几乎控制了香港70%的地产业务,旗下60多家公司都涉足房地产业,是真正的“土地爷”。如今,李嘉诚、李兆基等人都是在他的后面才逐步崛起。那么,当年的道路是怎样的?他第一桶金又是怎么赚到的呢

值得大学生崇拜的偶像超级富豪如何靠卖杂货起家成就传奇

在20世纪50年代,香港的地产市场上出现了一位令人瞩目的英雄。当年,他以创下一年销售百多幢楼房的神话而闻名,并由此打造了霍氏集团。分期付款和按揭供房是他发明的,这些概念至今仍然影响着全球房地产行业。在高峰时期,他几乎控制了香港70%的地产业务,旗下60多家公司都涉足房地产业,是真正的“土地爷”。如今,李嘉诚、李兆基等人都是在他的后面才逐步崛起。那么,当年的道路是怎样的?他第一桶金又是怎么赚到的呢?

1923年5月10日,一位贫困家庭的小男孩诞生于香港水乡。他6岁前还没穿过鞋子。7岁那年,他两个哥哥和父亲相继去世,随后香港被日军占领,使生活变得更加艰难。作为唯一男性成员,他不得不退学外出打工,但因身材瘦小,每份工作都干不了多久,最终被老板辞退。他母亲为了帮助儿子开了一家杂货铺,而他则与邻居家的女儿吕燕妮结婚,过上了安稳平淡的生活。

1945年战争结束后,经济形势好转,其母亲决定将店铺换为开一家小型船行,从事海上运输。这时,有机会去洋行当文员300港元1个月,但收入不错,也稳定可靠,但他选择了尊重母亲的决定。他们买了几条船,在海上搞运输。不久,他们开始运送战略物资,如黑铁皮、橡胶、轮胎、棉花和药品到澳门,再转往内地,因为利润丰厚。

通过这场冒险,他们赚到了第一桶金。在晚年的自我评价中,他说:“如果说当时我是为了支持抗美援朝、打破封锁禁运,那是不假。但说当时我一点认识、一点想法也没有,也不是事实。”战争结束后,有了几百万资本,不需要再风里来浪里去搏命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准备“退出江湖”,守着钱财过一生,而是必须继续投资。

1950年代初期,由于移民潮人口激增,对住房需求爆炸性增长。当时,大部分市民只能租住破旧木屋或天台空间。看到这一情形,该人物决定把所有资金投入房地产领域。他创建霍兴业堂置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465万港元,为那个时代来说是一笔巨款。那时候香港地产市场主要由英资财团垄断,要想从他们那里分得一杯羹简直难上加难。

1953年底,以280万港元购买铜锣湾的一栋大厦进入商业经营。当初计划用租金收入回本,但是仅两三个月发现回收周期太长,便改计谋求出售。大楼通常以整体出售但普通职员薪水不足以购屋,只有少数富裕者能负担,因此有的楼售十余年未有人买,即便比7.5年的回本时间更漫长。他思考如何让更多人购买房屋,同时自己获得较快回报,便推出了分层出售并引入分期付款策略。这在当时可谓石破天惊,让普通市民拥有自己的住宅成为可能。

人们排队购买房屋光定金即让霍氏家族收获满载。“星光行事件”之后,该人物渐渐淡出香港市场,“星光行”低价卖给英资企业置地公司。此后,他瞄准海外市场,在文莱承建港口工程,并扩展至石油、百货、旅馆等领域。在1979年,他投资建设广州白天鹅宾馆,这标志着中国现代化大型酒店之始,对公众全面开放,即使卫生纸卷筒消耗200多卷及新鲜的地毯也遭损坏,都被视为无关紧要的事项。这段历史对今天的人们来说似乎不可思议,但正是在这样的挑战与机遇中,该人物成就了一番辉煌事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深思学习的榜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