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富翁中的苦难者又是谁近现代名人励志故事中最令人动容的一章
亿万富翁背后的苦难故事:从舢板客到香港的“土地爷”和“海沙大王”
在近现代名人励志故事中,霍英东的名字如同闪耀着明灯,引领我们走进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世界。他的成功不仅在于他个人资产超过130亿港元,更在于他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在1993年被选举为这样高位的人士。这一切似乎都很顺利,但霍英东的出身却是最让人感动的一章。
他的祖籍是广东禺,他的家族自从祖父一代,就离开了陆地,长期生活在舢板上,被称为“舢板客”,甚至有时被贬称为“水流柴”。1923年,他就诞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最初,他叫霍好钊,然后改名为霍官泰;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更改姓名为英东,以表达要像阳光一样照亮世界。
父亲靠着一只小驳船,在香港做驳运生意,他们的小船一次翻沉,7岁那年的父亲因翻船而去世。在风雨中的艰难求生,也许是命运安排,让他坚韧不拔。而当次又次的大海将他们卷入其怀抱时,一次偶然间逃过死亡,那个时代给予了他前所未有的机会。
失败并没有打垮他,而是在不断挫折中,他积累经验、力量,最终等待着崛起的一天。他捕捉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投降留下的机器设备,便捷性价格低廉但修理后能卖出高价。他成了读报迷,对拍卖日军剩余物资消息保持敏感,为此赚取了第一笔巨款——2.2万港元,这对那个年代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为他奠定了初步资本。
随着香港航运事业繁荣,以及金融贸易发展和商业楼宇开发相继兴起,霍英东转向房地产开发。1954年12月,他用120万港元买下了一幢铜锣湾的大厦,并创办了立信建筑置业有限公司。开始时,小心翼翼地拆旧建新,但资金有限导致发展缓慢。当别人的方法启发之际,他决定采取房产预售策略,用想购房者的定金来盖新房,这样一来,不仅解决资金问题,还以一种创新方式打破香港房地产生意纪录,从此成为大家尊敬的地产界巨擘,被誉为“土地爷”。
除了这一美称外,“海沙大王”的称号也源自他的创新精神。在60年代,当淘沙业尚未有人涉足之时,由于对建筑材料黄沙需求量大的预见,大胆投资,从泰国进口了一艘挖泥船,使得淘沙业务成为了另一条摇钱树。
尽管取得如此辉煌成就,却始终记得回馈社会。他支持奥运会奖励中国体育健儿,每获得金牌选手即可获得重1公斤纯金金牌及8万美元奖金,是多么慷慨!这份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是使得HOYING GROUP今日强盛不可思议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