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砸冰箱到砸组织张瑞敏的成功之旅 人性启迪激情不熄

  • 励志成功
  • 2025年02月22日
  • 张瑞敏:从砸冰箱到“砸组织”,他说没有成功的企业 文/清如 【人物名片】张瑞敏,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 作为海尔的掌舵者,张瑞敏始终坚持自我创新,不断在管理思想和模式上进化,以引领海尔这艘巨舰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一、质量为王 1984年,当第一波创业浪潮兴起时,35岁的张瑞敏接任青岛电冰箱总厂厂长,这是一家濒临倒闭的“烫手山芋”。面对员工散漫和生产落后问题,他颁布了13条规定

从砸冰箱到砸组织张瑞敏的成功之旅 人性启迪激情不熄

张瑞敏:从砸冰箱到“砸组织”,他说没有成功的企业

文/清如

【人物名片】张瑞敏,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

作为海尔的掌舵者,张瑞敏始终坚持自我创新,不断在管理思想和模式上进化,以引领海尔这艘巨舰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一、质量为王

1984年,当第一波创业浪潮兴起时,35岁的张瑞敏接任青岛电冰箱总厂厂长,这是一家濒临倒闭的“烫手山芋”。面对员工散漫和生产落后问题,他颁布了13条规定,并坚守产品质量。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是“砸冰箱”,当时发现有76台冰箱存在缺陷,他召开员工大会,让员工亲自砸毁这些产品。这次行动震惊业界,但正是这种严格的质量标准,让海尔逐渐获得市场认可,最终在1988年赢得了冰箱行业第一枚金牌,其产品销量也实现了直线上涨。“这就是所谓的质量溢价,通过质量观念传递,实现高收益。”

二、品牌价值

经过初期发展,张瑞敏开始调整思路进行多元化兼并。他一口气兼并18家企业,将业务扩展至洗衣机、空调和电视机等多个领域,并建立起全国第一个家电工业园。在中国加入WTO之后,他抓住机会制定了“出国创牌,而非出口创汇”的战略,为用户提供更多价值。此举虽然遭到了部分人的质疑,但事实证明他的决策是正确的。七年间,海尔积极进军海外市场形成集研发、制造、营销“三位一体”的战略布局,使其品牌价值深入人心。“在海外我们一直坚持创自己名牌,而不是为名牌代工,只有3%左右的是中国家电品牌,其中80%以上都是海尔。”

三、“人单合一”理念

2005年互联网蓬勃发展之际,张瑞敏再次抓住机遇提出“人单合一”的理念,即将员工与用户连接起来,把他们利益结合起来,让每个员工成为创业者。这要求打破传统科层制,加强员工价值最大化,从而满足用户需求。他实施零库存即需即供战略,以及社区店和三专店等模式,使得用户能够享受到更好的个性化服务。同时,这种模式也被输出到海外,如收购美国GE家电后运用此模式,大幅提升企业效率与利润增长。

如今,海尔已经成为中国家电行业的一支力量连续九年蝉联全球白电第一品牌。而这离不开张瑞敏不断追求自我进步与创新精神:“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所谓成功,只不过是踏上了时代节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