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梦想追逐者他们的20岁离梦想有多远
“别人家的孩子……”、“我20岁的时候……”,这些话很耳熟吧?年轻人努力奋斗要趁早,那20岁晚不晚?20岁离梦想还有多远?来,小编带你重返他们的20岁!
青少年时期的习,时间多是在农村度过。1969年,年仅16岁的习和上万名北京知青一起下放到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大队。其他人一开始都很不适应,年少的习却“很能吃苦”,他和当地农民一样住窑洞、下地干农活,老百姓对他印象很好。直到22岁时,习才被推荐回到北京读大学。
青年普京也曾陷入两难抉择:他的柔道启蒙教练坚持推荐他去高等技术学校以继续练习柔道,但普京却决心考大学,即使考不上就要去服兵役。1971年,19岁的普京考上了列宁格勒大学(今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法律系。普京回忆说:“这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关头,它要求我孤注一掷做出抉择:要么一切我都自己做决定,从而走向我所期望的人生新阶段;要么我认输,听别人摆布,既定计划全部落空。”
1983年,22岁的奥巴马从哥伦比亚大学取得学学位毕业。在此之前,他因为自己的多种族背景,很难取得社会认同,不禁产生了自卑感。他过了一段荒唐的日子,比如逃学、酗酒、抽烟等,有些行为似乎是为了证明“我是谁”。一年后,他前往芝加哥做社区组织者工作,然后在哈佛法学院深造。
1950年的袁隆平,就读于西南农学院,当时他的农业研究尚未真正展开,只是一名普通教师。而且,在那18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始终没有忘记农业科学研究的心愿,一直在业余时间进行杂交水稻试验。
1900年的爱因斯坦,从苏黎世工业大学毕业后,因为对某些功课不热心,以及对老师态度冷漠,被拒绝留校。他毕业后一直都找不到工作,只能靠着代课教师和家庭教师维持生活。但幸运的是,在同学父亲帮助下,他获得了瑞士联邦专利局的一个职位,这标志着他步入了稳定的职业生涯之门。
1984年的马云经历了第三次高考,并勉强进入杭州师范学院。这份经历并未激发他的热情,而是在1995初,当31 岁时偶然机会让他了解互联网之后,他才真正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
2004年的扎克伯格,是哈佛大学的一名大二学生。当时,他开发了一个程序,让人们可以投票选出最吸引人的照片,这个小项目意外成功,让三位室友及扎克伯格共同创立Facebook网站,为科技领域揭开序言。
1948年的奥黛丽·赫本进入著名芭蕾舞学校学习,但由于经济困难,她不得不返回荷兰继续训练,最终被告知并不适合成为芭蕾舞者。她转而成为模特,并参与歌舞团演出,但她的电影角色起初都是配角的小角色。
列夫·托尔斯泰虽然17歲便進喀山大學學習,但是對於該校刻板教育感到失望,因此於1847年決定離開喀山,並開始在鄉間經營莊園自行安排學業。此後托爾斯泰開始寫作,並分析過往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一旦加入俄國軍隊後,其勇敢與創作精神終於獲得認可並發表其首部短篇故事《童年》
1975年的莫言刚刚离开家乡,在棉花厂当合同工,却因为虚报学历被邻村小伙子揭穿,此事件让莫言感到羞愧无比。但这并没有阻止他的文学创作dreams实现。1976 年 莫言进军队开始发表作品; 1984 年秋 莫言考入了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这标志着他踏上了通往文坛的大道上的第一步
不论20岁时他们怎样迷茫、困顿、坎坷,都离梦想有多遥远,但是凭借各自努力,他们终于成就了不可复制今天。你是否已经明白,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也许有一天,你会惊喜地发现它真的实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