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感激每一丝美丽的编码
《青年心理》:你给人的感觉自信优雅,是天生的吗?
董卿:女人20岁之前的容貌是天生的,20岁之后就靠自己塑造,经历、环境都会影响你的眼神和姿态。在浙江省艺术学院读专科时,我虽然能说会道,但绝对谈不上多才多艺,连表演课老师都说,你看上去挺修长的,但动作怎么一点儿都不灵。好在我的文化课成绩不错,慢慢找到了自信。拿到72块钱的一等奖学金,我马上去买小背心、小短裤,流行什么穿什么。
《青年心理》:1994年至今,你从浙江到上海,再到北京,多次跳槽。你觉得自己的性格中是否有不安分的因子?
董卿:我喜欢追求未知的可能性,但我从来没有改变行业:做主持人。我喜欢这个职业,刚入门时这种喜爱不稳定,但是现在,这种执著和热爱变成了一种习惯,就像你爱上一个人,共同生活了10年之后,不仅有感情,还有很多醇厚的东西。
《青年心理》:你非常注重细节,这是否是你成功的要素之一?
董卿:是不是成功要素不好说,我只知道,有时候忽略细节的后果往往是闹笑话!有一次彩排,我穿着高跟鞋走路的时候脚步有些滑,在台上的干冰器旁边几乎摔倒了。但幸运的是那只是彩排。还有一次,我在国际杂技大赛中主持,当时台下都是老外,我特意选择了一件白色的旗袍,因为它很适合场合。不过,那天地面很滑,一出侧目条就四脚朝天摔倒了,全场哗然。你瞧,如果不注意细节,那些失误就会被放大无数倍。
《青年心理》:如今经验丰富,你对舞台感到得心应手?
董卿:“其实,在舞台上的心理压力是很大的。尤其每年的青歌赛,我几乎是我掰着指头数日子,看看哪天才能结束。而且,每次直播40天,每天3小时。那晚上躺在床上,都感觉透不过气来。但直播不好把握,只能不断尝试。”她笑着回忆,“最终决赛时,即使咖啡也不能完全提神。”
《青年心理》:“舞台究竟如何吸引你?又是什么让你坚持下来?”
董卯:“做电视会很过瘾,即使到最后精力到了极限,那种压力完全被释放的情绪也会使你陶醉其中,不忍离去。这就是我坚持下来的原因。”
《青年心理》:“对于汶川地震,你有什么深刻感触呢?”
董卿:“12500元可以建一个教室,而50万元可以建40个教室。我希望筹集足够资金,为失学孩子们提供新的学习环境。而这件事让我深刻体会到生活并非完美,却也不会太糟。”她轻声地说,“珍惜生活,让别人感受到快乐,这就是我的幸福。”
“当然,也有一点深刻感受,那就是为他人付出,与大家分享你的生活是多么重要。在这个过程中,你能让别人感受到快乐,你自己也体验到了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