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友情链接的平淡反复
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我体会到了不同的滋味。有些人是长期的伴侣,我们一起享受生活,但当遇到困难时,他们却不再响应,因为我明白他们只是在无聊和寂寞时分的陪伴。另一些人,即使不常见面,但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需要分享和支持时,他们总是我想起的人。而有一些朋友,让我感到既粗俗又可贵,如同五谷杂粮,不离不弃。我有时候对那些经常聚集吃喝的朋友感到厌烦,他们整天沉迷于饮酒,智力退化,似乎失去了追求进取的心理。但有时候,当我们一醉方醒,我也忍俊不禁。有一次深夜,我不得安宁,便拨通了刘二哥的电话,他虽然迷糊但依然责骂我,却让我感动,因为他愿意随时为我冒险赴死。这次深夜里的电话,就这样轻易打破了我们的隔阂。那天半夜,我漫步于城市之中,看着霜花覆盖一切,又想到唐朝那样的寒冷夜晚,有一个人静坐小屋内等待远方友人的归来。
后来,在网络上看到一篇文章,它提倡要“高配”自己,不要沦落为庸俗无为。我恍然大悟,这正是我的心声。在酒桌上,对周胖子等人宣布,我们各自前行散去。那晚宴席散尽,我们这群老友消失在灯火阑珊处。周胖子回来拥抱我,用哽咽的声音说:“李哥,我们的交往就这样结束了……”
从此,我开始寻找更高层次的人际关系,比如老宋,他以忧郁著称,其诗歌充满悲悯。他与我共度了一段清晨,直到鸡鸣声起,我疲惫地离开。他写下的每一字,每一个句号,都像是在挖掘灵魂上的蛛丝马迹,那种劳累只有在地面呼吸新鲜空气才能忘却。
其实,还有几个精神上的伙伴,我们相互称呼为灵魂邻居,但现实中我们之间隔着一堵墙。强大的男人,是竖立头颅逆风而行,而软弱者,则像唐僧一样流露深情。你看过虎豹与狼谈心吗?只有软弱的人才会喋喋不休地表达情感。
不到一个月,我开始焦虑起来。我意识到,无论多么努力,“土”生根最适合的是土里生长所谓接地气就是这样的例子,比如那个吹嘘认识高端人物的人,他因为我的话而离去。我终于对周胖子的牵肠挂肚产生了怀念。在下午的一个电话里,我激动地约定晚上重逢,那天晚上,在烤鱼店里,我们再一次团聚,仿佛久别重逢般惊喜。
“胖子啊,你们这些年间,与你们相处虽不能涉足深渊,但也有炊烟袅袅带来的放松和舒坦。”说完这番话,或许有点喝醉,对周胖子的肉麻表白。他红眼圈,说出了类似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