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的风雨中若无上进心路何行
在没有一颗上进的心的社会中,若无坚定的志气路何以行?文/赵星
有个网友向我询问,是否所有的新人都必须从打杂开始?是否所有的实习生都要遭受欺凌?是否所有老板给新人的美好前景最终都会化为泡影?
曾经一个男生在我手下实习了十个月。前八个月里,他每天只是上班干活儿,闲暇时与同样是实习生的同学玩耍,每天都是如此。每次交给他的工作,他磨蹭着也能完成,但当任务稍微复杂一些时,他常常出错或格式不对。那时候,我忙于工作,也未能多说几句话,以为他能够总结经验,但结果却一直没有什么进展。
休息的时候,他总会跟我说自己感到无价值感,不知道何时才能做到高级职位?
我承认他是一个态度认真的实习生,但职场更看重的是能力。能力如何体现,就是工作做得如何。在职场中,只有认真态度是不够的。
我问这个实习生:“你仔细查看过你发给我和客户接收到的文件有什么不同吗?你尽管努力思考,你在我的面前已经这么久了,能不能总结出项目流程?”
他的工作并不算难,即使稍微复杂些,使劲想想也能完成。但埋头苦干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心思集中,比如开会时,有没有仔细倾听同事们讨论,有没有发现老板决策过程,而不是事不关己就趴桌子转笔?
当然,你可能会说,如果有那么强大的能力,就不会是实习生了。但如果没有一颗上进的心,每天只窝在心理“舒适区”,老板又怎么委以重任呢?
这次谈话后,这个男孩出现显著变化,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他进步速度让我惊讶。他每完成一项工作,都要追问哪里还不够好,然后立刻改正;即便同事加班,与他关系不大,也会留下来陪伴大家,看有什么可以帮忙;他发来的东西格式正确,字体、字号规范,用词专业……让我频繁感叹,那之前八个月里的那个人到底是不是他。
有一次,我给他布置了一项需要动脑筋的任务,他一个人默默加班到晚上十一点才发给我,而且成果相当出色。我能想象他在这四五小时里,是怎样努力地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得规范又完整。那次,我直接把他的邮件转发给客户,并附言,这是一名实习生的市场分析报告,数据准确,分析得当。
后来,我问过他,这样的巨大变化是怎么发生的。他回答:“原来我一直觉得有人帮助修改,有依赖心理。我发现每次这样想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懈怠。你说的对,每个人应该突破让自己舒适区域。大家喜欢反应快的人,如果不断求上的精神、固步自封,我就只能永远是个初入门者。”
两个月之后,当签署他的正式合同时,让人深刻反思:青春就是一场上进的小船,上进心似乎是个坏毛病,却激励人们勇敢攀登峰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