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的风浪中如果没有一颗上进的心成功的励志故事就无法书写
我记得有个网友曾问过我,是否所有的实习生都要从打杂开始?是否所有的新人都要被欺负?是否所有老板给新人的美好前景到头来都是画大饼?
在我的手下,一位男生曾经实习了10个月。前8个月,他每天只是上班干活儿,偶尔跟同事玩玩。他的工作虽然能完成,但一旦遇到难度稍高一些,就会显得拖延和不当。这时,我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多说什么,以为他能自己总结经验,但结果并没有看到进展。
闲暇时,他常跟我说觉得自己没价值感,认为实习就是做报告和表格,不知道何时才能做高级工作。他是个态度认真的实习生,但职场更看重的是能力。能力如何体现,就是工作质量如何。我承认,有些辛苦认真的员工,他们的精神让公司感动,但他们所做的东西只能让人可怜。在职场上,只有认真态度是不够的。
我询问他:“你仔细看过你发给我的文件和客户文件有什么不同吗?即便是如此简单的事,你也应该能够总结出项目流程。”他的工作并不复杂,即使稍微复杂一点,也能勉强完成。但埋头苦干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心上的投入。比如开会时,他是否仔细听同事讨论,看到了老板决策思路,而不是旁若无人地趴着转笔?
如果没有一颗上进的心,每天就只是窝在心理“舒适区”里,老板又怎能对你委以重任呢?这次谈话后,这位男生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后来的两个月中,他进步速度让我惊叹。他会追问哪里还不够好,然后立即改正;加班的时候,即使与他关系不大,也会留下来帮助大家;他的作品格式正确、用词专业……之前八个月里的那个人似乎不是他。
有一次,我给他布置了一项需要动脑筋的问题,他一个人默默加班到晚11点才交给我,并且非常出色。我想象他在那几个小时里,是怎么努力地将自己的想法表述得规范而完整。那次,我直接把他的邮件转发给客户,并附言这是由实习生的市场分析报告,由此数据准确、分析得当。
后来,我询问他这种巨大的变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他说:“原来我一直以为有你的帮助,有依赖心理。我发现每次这样想,都会不自觉地懈怠。你说的对,每个人都应该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域。如果不求上进、固步自封,那么我就只能永远是实习生。”
两个月之后,当合同签定之日,我亲自动笔,在他的转正协议上签上了字。青春就是一场不断追求上的春梦,上进心或许是一个激励我们不断向上的坏毛病分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