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红烧蹄髈一个关于友情的故事

  • 励志故事
  • 2025年04月07日
  • 我还记得去年秋天的那次旅行,那时候我去了一个名为周庄的水乡。那里面的店铺里,摆满了红色发亮、油光闪烁的“万三蹄”,这些看起来都像是爷爷做过一样,让我不禁想起了那个已经逝世十多年的老人。他是一位在乡间小镇中颇有名气的小厨师,每当邻里大事或者是喜事,总会有人请他来掌勺。虽然他的菜肴多以家常菜为主,但他擅长制作那些油炸肉丸、糖醋排骨和红烧羊肉,最让我喜欢的是他的红烧蹄髈。 小时候,由于经济条件有限

爷爷的红烧蹄髈一个关于友情的故事

我还记得去年秋天的那次旅行,那时候我去了一个名为周庄的水乡。那里面的店铺里,摆满了红色发亮、油光闪烁的“万三蹄”,这些看起来都像是爷爷做过一样,让我不禁想起了那个已经逝世十多年的老人。他是一位在乡间小镇中颇有名气的小厨师,每当邻里大事或者是喜事,总会有人请他来掌勺。虽然他的菜肴多以家常菜为主,但他擅长制作那些油炸肉丸、糖醋排骨和红烧羊肉,最让我喜欢的是他的红烧蹄髈。

小时候,由于经济条件有限,我们家很少吃荤食,如果能得到几块豆腐或者一盘炒豆芽,小孩子们都会兴奋得直跳跃。我因为沾到了爷爷的光,所以经常嘴上吃得油光,而我的吃货本性也是从小学习于他而来的。乡下生活淳朴,人们热情好客,每当有大事发生,都会请很多朋友来共度时光,从左邻右舍到远方亲朋,一大家庭共同努力地筹备宴席,用“流水席”这样的方式款待宾客。而最忙碌的地方,就是那个充满烟雾和香味的厨房:爷爷挥舞着锅铲,在油烟弥漫中汗流浃背;送菜的人不断穿梭;火焰映照着面庞,使他们看起来像是在烤制面包。

尽管每次出门帮忙,我都被带在身边,但那种繁忙与紧张却让我的位置显得有些不适合。在厨房工作需要耐心和细心,我则更倾向于自家的厨房中观摩学习如何做好的红烧蹄髈。

蹄髈就像牡丹花,它自带一种富贵气息,也散发出喜庆之感。不管贫富程度如何,在我们这个时代,年夜饭总是要有一盆蹄髈作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案板上的一只大蹄髈早已被精心处理好了,只剩下猪毛,还需用火燎干净,并切成几道花刀,以便入味后再烹饪。然后,将黄色的菜籽油倒入铁锅内,加入冰糖慢慢熬至深色,再放进蹄髈并加入没过它体积的大量水,以及酱油、料酒、醋及食盐等调料,然后放入葱段、姜片以及辣椒,再将各种香料如花椒、大茴香、小茴香、桂皮等装入纱布袋内一起煮,大火煮两个小时后转小火焖煮至熟透,这样才能制作出这份特殊美味的年夜饭中的“发财肉”。

我们的家乡习惯在傍晚四五点钟开始用餐,因为时间越早越能够享受新春佳节所带来的欢乐,同时也能尽快举行爆竹活动。我眼前的红烧蹄髈上撒上了绿色的葱花,这景象让我立刻感到馋涩。但按照家庭规矩,我必须等到最尊敬的人——爸爸动筷之后才能自己动手尝试。这是我第一次亲手操持这样重要的一个传统美食,看着肥而不腻,不柴也不硬,这对我们这种肚子空洞年代来说简直就是一次真正的大快朵颐机会。

虽然最后轮到我品尝,但剩下的骨头,却总是由我来啃咽,让我享受了更多口福。那次聚会之后,每隔十年,当亲人再次离去时,我们都会觉得时间飞逼,就像是过去的事情变得模糊而遥远。前一年十周年忌日上的聚会,当所有亲人回忆起那些曾经美妙无比的时刻,他们提到的都是关于爷爷的手艺—尤其是他的那道道美味佳肴。当大家商议以后每个家庭聚会的时候,都决定让年轻一代尽早接手这些传统手艺。一旦回到山里的老家脱掉正式服装换上休闲服,对着辞旧迎新的餐桌看着家族成员品尝赞叹,那种慢生活才是我真正追求的心愿状态,让我的内心丰盈而充满幸福感。

猜你喜欢